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國策(二)(1 / 2)

將血 河邊草 1600 字 2020-11-2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將血最新章節!

成武皇帝龍顏大悅,舉起酒撰笑道:「幾位愛卿的恭維之言,比旁人說的可要中聽許多,幾位愛卿皆乃國家棟梁,,得之,朕之幸也,來,為我君臣相遇相得,飲勝。。。。。。。」

君臣相敬而飲,吃了幾口菜。

「西夏為我大秦心腹之患,居我側後,時刻窺伺,而今遣使稱臣,可見,朝中已無俊傑。。。。。。如今,朝中議論紛紛,無有定見,大將軍還京,本應休息些日子,但今日既然來到府中,朕便要問一句,愛卿對此事有何建言?」

此為題中應有之義,種遂和方謙都不會感到驚奇,吐蕃,西夏來使,在京中已經駐留多時,鬧得朝堂上下,沸沸揚揚,若是皇帝陛下深夜造訪定軍侯府,沒有說及此事,才叫奇怪了呢。

不過比之方謙,種遂卻是之前和趙石有了一番相談,知曉大將軍已有定見。

而方謙這里,卻是不禁豎起了耳朵,屏氣凝聲,作為禮部尚書,有著中書論事之權,這個時候聽得一言半語,在中書說話,便有了底氣,說不定對將來仕途,也有著莫大的影響,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站對了陣營,比旁人自然要領先一步。

這樣的便利,他可斷然不會放過。

趙石沉吟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話語,在西夏的事情上,與幾位軍中將領,都有過交談,思慮也已漸漸成熟,不過相比這些舊部,在皇帝陛下面前的說辭,必定要組織的清晰一些。。。。。

說起來,之前與皇帝陛下書信往來,已經有了很多鋪墊,對於他的意圖,皇帝陛下恐怕也是清楚的很,這時相問,問的不是泛泛而言的大略,怕是其中細節了,而且,皇帝陛下也需要一個說辭,來說服群臣,更多的是說服自己。

半晌過後,趙石才緩緩道:「以臣之見,西夏人並不可信,這個怕是朝中諸公也很明白,畢竟咱們大秦與西夏已經打了太多年的交道。」

只一句話,方謙便聽出了些味道,插言道:「稱臣納貢,割讓疆土,即使不可信任,也著實讓人心動啊。」

趙石點頭,接著道:「正是如此,才更應放眼於將來,西夏人向不強盛,存國至今,靠的便是這般手段,首鼠兩端,勢弱之時稱臣,勢強之時,攻掠疆土,契丹,女真,兩國盛於北地之時,西夏人皆有稱臣之舉,然契丹,女真由盛而衰之時,西夏人反口,猙獰畢露,此等胡人之國,漫無信義,依仗地利之便,左右搖擺,才享國直到如今。」

「我大秦如今,已有一統天下之勢,但恕臣直言,一統中原,並非一日之功,無論後周,南唐,兵勢雖弱,卻有教化百姓之功,民心歸附,視我大秦如虎狼,揮兵攻之,或可逞一時之快,然想平定中原,卻是任重而道遠。。。。。。。」

種遂點頭道:「此為深謀遠慮之言,大將軍先圖河中,河東諸地,恐怕正是圖的北地民心易附了,而從這些年大軍征戰看來,大將軍之遠見,著實讓人欽服,北地處區區幾座重鎮之外,其余,皆是望風而降,奪之即平,平之即附,如此輕易,與河洛一地相比,真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他這話里自然是有著水份的,即便是趙石自己,當初北渡黃河,攻取河中之舉,也純屬無奈,能走到今日地步,不過是因勢利導所致罷了,要說什么深謀遠慮,卻是有些過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既然已經走到如此地步,大將軍趙石也確實在北地縱橫開闔,創下無人可比之功業,那么,此時再說什么,也無人能夠反駁。

還是那句老話,時勢造英雄,反過來,卻又是英雄造時勢,這才是世間之正理,沒有誰能一望便是十年百年,世間之英雄豪傑,不過都是陰差陽錯所造就而已。

趙石頷首,毫不臉紅的繼續道:「不錯,北地易取,中原難下,中原之征戰,必定頗耗時日。。。。。。」

成武皇帝一直沉思著,此時方自若有所思的開口,「如此觀之,若允西夏之請。。。。。。怕是要留下大患了。。。。。。。」

「陛下英明。」

趙石輕擊桌案道了一句,「以微臣看來,攻伐中原,將以年計,國力之耗損,無法計數,最為耗神的,怕還是安定所據之地民心,而河南,兩淮,堅城無數,到時,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據地相爭,吃虧受阻在所難免。」

「而在北方,蒙古諸部與女真相爭,數載之內,恐怕就會有個結果了,到時,北方有敵在側,中原鏖戰不休,,一個不慎,後果難以想象。」

「而西夏居我側後,去西涼府後,龜縮於一地,怎能甘心?不如趁此良機,一舉拔之,消我側後之憂,怎能為眼前小利而動,留下如此心腹之患,讓我大秦無法傾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