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惱火(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8 字 2020-11-21

語氣平淡,卻如山之重,而且自稱為大將軍,這在入府以來,還是頭一次,已經極為明顯的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滿。

李吉當即便噎住了,若能循序漸進,委婉一些說話,以他的口舌,自不會如此,但這已經涉及到了軍國大略,正是趙石最熟悉的地方。

而且北方的局勢,遠在京師的李吉,又怎么能夠趕的上他?無疑,李吉選擇了一個愚蠢的話題。

當然,這樣的論斷,不可能只代表他一個人,所以,完全可以歸納於政見之爭里面,只是說的不是施政,而是軍國之事罷了。

不過,李吉身為戶部尚書,卻也不是那么好打發的人,滿臉通紅的他,嘴角卻掛著一絲冷笑,身子也漸漸挺直如松,已經是一副庭對的架勢了。

李圃微微蹙眉,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也沒開口,心想,這樣也好,或許也能察覺一些,這位大將軍將來有著怎樣的打算。

李吉此時已經開口言道:「今日宴飲於將軍,身為主人,本不該掃興,失了禮數,但老夫為人,向來快言快語,若有得罪之處,還請將軍見諒。。。。。。。。。今日非是庭問對,但老夫還是想問一問將軍,既不為虛名,如此損耗國力之舉,為何還要為之?」

趙石似笑非笑的看了他兩眼,又瞄了瞄李圃的神色,才道:「回京幾日,聽到的多是歌功頌德之言,李大人這話聽著才叫新鮮。。。。。。。早就聽聞,戶部尚書李大人精於軍國之事,在中書之中,與兵部尚書李承乾大人就軍務之事,唇槍舌劍,分庭抗禮,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看來日後,就軍國大事,還要向李大人多多討教才是。」

此言一出,不但李吉的心狠狠的跳了幾下,臉色有些蒼白,即便是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也忍不住了。

這話說的太硬,一個應對不好,這位大將軍很可能便會憤然而去,此時朝堂情勢,與景帝時可斷然不同,手握兵權的將軍們,在這短短幾年之間,皆是權勢大漲,而其中,更以冠軍大將軍趙石為最。

如果貿然惹下這樣一個大敵,王家之事才過去幾年,李家又與王家有多少不同呢?

別看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還能憑著在朝中的威望以及身份地位,擺一擺架子,但真要針鋒相對起來,李家別看勢大根深,此時卻斷然奈何不得這位大將軍,而這位大將軍,對於枝繁葉茂的李家來說,卻是一把堪稱鋒利的剪刀,也許,只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就足以讓李家萬劫不復。

李吉不明白這一點嗎?他是明白的,但知易行難就是這么一回事了,對於這位年輕的大將軍,李家上下,恐怕都抱著一種既敬畏,又不屑,卻又很是羨慕的復雜心理,態度有所反復,間或冷語相譏,幾乎是必然的。

事實上,趙石也真的有些惱了,他並不想太過得罪於李圃,而且李吉還是戶部尚書,真要鬧起來,他在外征戰,後面卻多出這么一個讓人不得不時刻提防的政敵出來,有時候還握著大軍命脈,那才叫人難受。

但李圃片紙相邀,自己來了,已經算是給了他顏面,到了這里,些許言語上的交鋒,也不算什么,只當自己有意為之,怪不得李府之人架子大,多為戲言罷了。

但李吉這番話出來,卻有著質問之意,這里是李府宴請他這位大將軍的所在,又非朝堂之上,難道真當你李家勢大滔天,將旁人隨意叫過來,問這問那,旁人必須有問必答,答的不對,還怕你李家惱怒不成?

趙石瞅著李吉,眼中寒光一閃,心想,惹的老子火了,等從西北回來,再來跟你計較。。。。。。。。。

之前他已經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但這李吉還不知進退,窮追不舍,那就不要怪他趙石不講理了。

實際上,像李家這樣的長安大閥,不怕別人跟他講理,就怕別人不講理,當然,想跟長安李氏不講理的人恐怕沒有幾個,但可惜,眼前這位冠軍大將軍正是其一。

此時,李吉不知是被他話語中的意思氣的,還是想到因自己一番話,導致將來太多不可預計的後果給驚的,身子已經有些顫抖,但還是強撐著,不願顯出一絲的退讓。

李圃此時不得不開口轉圜道:「將軍不必動怒,他只是飲的多了,胡言亂語,不必太過計較,來,飲酒飲酒。」

讓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來搭台階,趙石想了想,就勢緩和了臉色,「我就說嘛,這既非中書,也非樞密院,更非御前,我與李大人更是頭一次見面相談,也非好友,若是對這樣的軍國之事覺著有何不妥,上書彈劾於我便是,私下問之,怕是有些不妥當吧?」

這話就更是讓人心驚了,李圃趁機向李吉使了一個眼色,他是明白的,這話斷然不能接,不然的話,李氏於府中接見冠軍大將軍,言辭倨傲,如問臣下,如對奴仆,這樣的話,若是出現在外間,才真叫糟糕。

李吉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卻還是拱了拱手,「老夫確實有些不勝酒力,言語若有失當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求月票,求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