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平涼(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4 字 2020-11-21

旁邊的張峰聚終於插上了話,「大哥,我這里緊趕慢趕,可是來了,猛虎武勝軍也帶了一多半。。。。。。。。不過,不怕李將軍不高興,說實話,西邊這些年仗可少打,能不能用得上,是真不好說,所以,要我說啊,不如多調些東邊精銳過來。。。。。。。」

不用趙石說話,李馳勛就搖頭失笑道:「張將軍多年未回西北,怕是已經不曉得這邊的情形了,幾年前那一仗某雖未參與,卻也聽說,鎮軍各部確實不如當年精銳,但西賊卻更是不堪。。。。。。。」

「再者說了,咱們西北男兒各個剛強勇烈,只是這些年不經戰陣,少了磨礪罷了,只要幾仗下來,重現當年風采又有何難?」

李馳勛這些年雖在西北軍中倍受排擠,但到底還是出身在這里,維護之意明了的很。

張峰聚可不怕他,嘿嘿笑著又道:「張將軍盡說些好聽的,某雖離家日久,但根子卻還在西北,家里人這幾年說起來,都在感嘆西軍被抽調的差不多了,留下的也沒幾個頂用的,前幾年占的那些便宜,多數是攻其不備才有所斬獲吧?」

從張峰聚到平涼開始,兩人相談就沒少為這個爭執,如今當著趙石的面,卻又頂上了。

眼瞅著兩人要吵起來,趙石擺手道:「東邊疆域越來越是寬廣,兵馬不能輕動,所以這一次,定然是以西北兵馬以及殿前司禁軍為主,張將軍說的也是不錯,精兵不是憑空來的,西北盡多勇武男兒,用的好了,也不差東邊兵馬什么。」

「再者說了,咱們一戰功成,西北還需兵馬駐守,你當回鶻人,契丹人都是吃素的嗎?到時西軍無有精銳,東邊還要動兵,難道將咱們打下來的山川拱手讓人不成?」

「大哥說的是,小弟也是西北鎮軍出來的,不過是為了戰事著想罷了。。。。。。。。這次小弟從東邊帶過來萬余人馬,可是遇到不少麻煩,都想跟著過來,小弟也是覺著軍心可用,而且大哥領兵征戰時,也能多些便利。」

李馳勛一聽這話,卻是閉緊了嘴巴,他可是知道,大將軍趙石最嫡系的那些人馬,都是河中河東駐守,也可以稱之為如今大秦最精銳的兵馬了,連年征戰,攻城拔寨,連番血戰,屢立功勛,順便也鑄就了大將軍趙石的威名。

若換了是他領兵於西北,必定也會調嫡系人馬前來,而這,明顯也就涉及了軍中派系之爭,若是當年,他准保要一腳踩進去,但現在,即便欲要歸於大將軍麾下,多少有著攀附之意,也不再想去攙和這些事情了。

畢竟年歲大了,這一仗過後,還能不能領兵上陣,還要看機緣,沒必要再跟人爭來斗去的,憑著這一戰的戰功,為自己尋個好去處才是正經。。。。。。。。。

趙石只是笑了笑,張峰聚所慮有著自己的道理,但他乃是西北伐夏諸路兵馬總管,可不能這么想事情。

各路兵馬齊聚,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個公平,嫡系人馬太多,反而有著不妥。

不過這不是什么大事,殿前司禁軍來歷一定復雜的緊,但有著殿前司禁軍指揮使種遂在,各部也鬧不起來。

西北延州有著張家,吐蕃低地有歸義王,蜀中蠻兵也不知能來多少,但他平蜀之時,在蜀中蠻族中威名素著,用起來也是方便。

這么看來,什么遠近親疏,並不算分明,也不用河中河東舊部過來撐場面,反而憑空添了各部之間的隔閡。

便如當年兩次東征,魏王李玄道領兵那次,東軍西軍之間就沒少折騰。

而張培賢領兵出關,又是如此,他和王佩兩人都成了偏師,他運氣好些,沒在太原府鬧個大敗虧輸,而王佩就沒那運氣了,一敗之下,幾乎就沒再能翻過身來。

而張培賢所率主力,也頓兵於洛陽城下,一來一回,損傷頗重,直到第二年,才攻取洛陽重地。

若是那會各部能同心協力,別說洛陽,便是開封也未嘗不能望上一望,何至於現在還在河洛轉悠?

所以說,這次在西北動兵,最重要的還得看一個排兵布陣,除了折匯那里需要提防一些外,其他各部,視情形予以重任才是用兵正道。

而隨著思慮越來越成熟,他預計的人馬數量也在變幻,大秦各部人馬,最好是在十五萬到二十萬之間,既可以減輕糧草上的壓力,也能保證各部用著足夠的攻擊力,太多了反而不美。

當然,這是有木華黎和李匪兩人牽制西夏左右廂軍之下,才能將人馬數量減至如此,不然的話,攻滅西夏,鋪開來在各路,至少也需要三十萬人馬才成。

(求月票,求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