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韋州(八)(2 / 2)

將血 河邊草 1529 字 2020-11-21

沉默良久,才小心翼翼的問道:「大哥,這次打下來這么多的地方,總要有人鎮守吧……東邊那些都交給張家,是有不妥,但……我那二叔,應該沒那么好的胃口才對……」

趙石暗中搖了搖頭,這小子在自己身邊從來不願動腦子,遠不如當初肚子在潼關時有主意。

這會兒,他的氣已經消了下來,也便耐心解釋,「延州,離京師長安還算近,這么多年下來,延州鎮軍也能自成一體,你張家去了銀夏,山高路遠的,誰還能顧得到?」

「西北這地界,就是個稱王稱霸的所在,前幾百年,李元昊抓住了時機,便有了西夏,你張家在西北日久,還能不如個蠻夷了?」

「此戰過後,你張家就算出不了兩位大將軍,你張佩官的這個大將軍我總要保出來的,你三叔張承就算成不了大將軍,前程也是無憂,你二叔肯定就是看到了這個,著急了,跑到軍前來胡言亂語。」

「存的心思嘛,也好猜,他現在是文職,想弄個布政使當當,再拉著你三叔去做安撫使,好嘛,你張家自己弄出了一塊封地出來,挺有本事啊。」

張峰聚越聽越不是那么回事,加上剛才他說的那幾句話,背後一下冷汗就冒出來了,他再是不動腦子,這會兒也被趙石話里話外的意思嚇到了。

急忙辯解道:「大哥,這事我真的不知道,不然的話,早跟你提了,我二叔也是一時眼小糊塗,這如意算盤打的,朝廷怎么會答應?」

趙石笑了一聲,「你不用急,我曉得你的心性,斷不會弄出這等糊塗事來,不過你也別說朝廷答不答應,你二叔聰明著呢,拉上你三叔,他可是有從龍之功在身,朝廷若給不了他個大將軍,不定就能讓他來當這個安撫使。」

「如果還是我開的口,你想想,朝廷憑什么不答應?到時候,你我兩個大將軍在外,張家遠在西北,定然能盛極一時。」

「此乃滅族之禍……」張峰聚咬著牙蹦出來了一句,這個時候,他是真想去見見二叔了,怎么能想出這么個主意來?

他這會兒也是真明白為何大哥動了殺機了,他這個二叔是在將所有人都往火坑里推呢,為的也不過是一己之私,這個人也就是他二叔,換個旁人,不定悄無聲息的就掉了腦袋……

「於公,你說你二叔該不該死?於私嘛,我這里就不多管了,一個典農使,鬧不出多大事情來,等你成了大將軍,再回頭處置也成。」

「不過,我可跟你說,此戰過後,軍功犒賞,多數要拿西夏人的地盤來做文章,多少人盯著呢,最好小心些,讓人拿住了把柄,今日有你我在,旁人不敢說什么,異日你我都不在了,禍患也就不遠了。」

張峰聚明白,這話里指的不只是二叔張賢,還有他三叔張承,沉吟良久,最終,在馬上躬身道:「多謝大哥。」

趙石笑了笑,「咱們兄弟,不用見外。」

話已經說到了,趙石也不欲再就此事多說什么,他話鋒一轉,「這天地很大,眼光別只盯著一處,西北,草原都很遼闊……此戰過後,大家的目光肯定就都在東邊了,但要說說啊,中原也沒什么好……」

「我在草原上就有所聽聞,過了西遼,還有花勒子模,再往西走,匈奴人,突厥人,等等等等,在那里建成了許多國度,也應該就是咱們說的西域了,而西域再往西,據傳有大食國,很是強大,再往西去,據說有一處城池,扼道路之咽喉,叫耶路撒冷,東西各部族,皆稱之為聖城。」

「什么聖城,不過是一處要隘,阻隔東西,為眾人所爭奪罷了。」

說到這里,趙石興致愈發高了,他抬手指向西南,「你看,那個方向,吐蕃高地背後,據說便有一處和中原差不多的地方,也是佛陀的故鄉,現在應該叫……天竺吧,那里應該有一條大河叫恆河,恆河沙數也就源於此處,恆河兩岸,皆為肥田沃土。」

「那里的人,一年四季,皆有收成,所以人們較為懶散,只不過和咱們漢人一樣,看不上別處的土地,多數時候,只是經營自家花草罷了。」

當然,身為歷史盲人的趙石說的這些並不准確,此時伊斯蘭諸國戰亂紛呈,但就整個阿拉伯世界來說,他們的勢力卻在不斷的膨脹。

此時的他們,不但已經攻克了聖城耶路撒冷,而且,早就開始了漫長的侵略天竺,也就是印度的戰爭。

而在中亞,他們正在和突厥,匈奴等部族建立的國家爭奪中亞的控制權……

實際上,阿拉伯世界,在這個時候,已經逐漸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具有著很強的排外性和攻擊性的伊斯蘭教,也確立了和基督教相峙相爭的地位。

當然,在另一個時空,當蒙古人騎著矮小的蒙古馬,穿著破爛的羊皮襖,揮舞著彎刀漫山遍野沖向中亞的時候,什么教派,什么人種也就都成了浮雲一般的存在,大多都匍匐在了蒙古人的面前,被一個個蒙古人建立的汗國所取代了。(未完待續……)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