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韋州(九)(2 / 2)

將血 河邊草 1588 字 2020-11-21

他下意識的竟然將木華黎放在了杜山虎的前面,自己隨後便覺著有些不對勁兒。

這一番相談實際上已經結束,趙石興致已盡,調轉馬頭,帶著人回轉大營。

一直沒有離去的張峰聚也是滿腦子的胡思亂想,他現在並不擔心家里真出什么事情,擔心也只擔心老爺子熬不過這個冬天,其他的。。。。。。不論是二叔張賢,還是三叔張承,對於他來說,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這世上,除了老爺子和大哥趙石,沒有誰能讓他畏懼。。。。。。

他只是有些隱隱的憂慮,盤桓在心間,卻又不能說出來,不覺有些憋悶,所以,最終他還是開了口,「大哥,咱可也是大將軍了,杜山虎那老小子別想再在小弟面前。。。。。。。」

說到這里,他臉色卻是變了一變,話頭也頓住了,他自己恨不能抽上自己一巴掌,本想著弄些玩笑話,松緩一下氣氛,提什么杜猛林。

不過,他猛然間就又是一驚,終於知道方才哪里不對勁兒了,杜猛林。。。。。。。。從什么時候開始,隨大哥南征北戰這么多年的同袍,雖說一直不很對付,但卻是可以付之以生死的交情才對,但他竟然對杜猛林下意識的有了忌憚。

事實上,張峰聚這個人很聰明,只是生於軍旅世家,從軍之後,也一直呆在軍中,性情不免偏於耿直,很多事,不願多想,換句不好聽的話,這一生太順,在西北的時候有老爺子寵愛,到了京師,又跟隨在趙石身邊,風浪雖經歷了不少,但從沒經過大起大落,想的也就少了。

但在他這樣一個位置上,又是那樣的家世,要說沒有一點城府,就是胡扯了,最多最多,也就是反應慢些而已。

既然察覺了些不對,只一回想,便有了些頭緒,心中不免憂慮更深,而更多的,則是憤怒。。。。。。。。。

想到了就說,對上大哥趙石,他從來不會隱瞞什么,也好給大哥提個醒不是,「大哥,杜山虎那里。。。。。。好像等不及了。。。。。。。」

他心里琢磨著措辭,騎在馬上的趙石已經輕笑了一聲,好像已經知道了他的心意,聲音和緩,帶出些暖意,「杜猛林年紀大了。。。。。。他和你不一樣。。。。。。」

「和我到是挺像的,起於寒微,於軍中廝混多年,幾番起落,最終才有了今日之權位,他用兵厚重,善於隱忍,但真要論起膽子,可要比你強上許多,一旦讓他抓住時機,立即便是雷霆暴雨,讓人難以抵擋。」

張峰聚聽了這個,眉頭頓時就是一挑,對於杜山虎,他從來沒有服氣過,這幾乎成了下意識的反應。

不過,這一回他忍住了沒有反駁,心中反而安寧了不少,看來,大哥心中早有成算,用不著他再多說什么了,也是,杜猛林再老奸巨猾,到底是大哥一手簡拔出來,任他再蹦躂,還能蹦出大哥的手心?

果然,趙石繼續道:「還是管管你自己的事情吧,別操那么多的心。。。。。。杜猛林眼睛盯著上黨呢,玩的也是左右逢源的把戲。。。。。。但畢竟多年的交情,不會如旁人般,為了名利,將生死兄弟賣了。。。。。。而他年歲已經不小,也已經是大將軍了,有自己的主意很正常,以後相見,一如平常便是,別鬧什么脾氣。」

張峰聚徹底放下了心,要知道,當年羽林左衛,其實就是他們三個人撐起來的,要說杜猛林投入大哥麾下比他來早上幾年,征戰這些年,幾個人雖然見面日少,但戰陣之上,培養出來的生死交情,實勝於手足之情。

他是真怕大哥和杜山虎鬧起來,那樣的話,大哥無異於斷了一條臂膀。

心中雖安,但他還是撇了撇嘴,「那老小子面似忠厚,實則奸狡,慣用些小伎倆,我已經不知吃了他多少暗虧,大哥還是小心些為好。。。。。。。」

他這里心中安定,卻是不知,在他這位大哥的心目中,杜山虎實已不可信任,說出的那些話,不過是安他之心,不要過後和杜山虎鬧起來,讓杜山虎察覺出什么罷了。

實際上,趙石在京師時,就已接到河東密報,長安之亂前的那一個冬天,也正是第一次太原之戰落下帷幕,他准備回京之時,有人自京師去到河中,進了杜山虎的府邸,之後,杜山虎的府邸中,死了一個下人。

那個時候,趙石記得分外清楚,從京師來了一個人,給他帶來了太子李全壽的口信,,然後,那個人靜靜的消失了,何其相像的過程。

天下群山,吾與君共之,就是不知道,杜山虎得了怎樣的承諾。

若是什么急於建功立業啊,什么年歲大了之類的理由,趙石都可以理解,但那個時候,他回長安的途中,經過河中,杜山虎都說了些什么?

再之後,河中鬧了起來,是他入大理寺牢獄最直接的罪名,若非他早有准備,召數萬大軍直入長安,他趙石會是什么下場?

所以,再什么樣的交情,再什么樣的借口,於他而言,杜山虎此人,都已經是不可信重了。(未完待續。。)ui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