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裂痕(2 / 2)

將血 河邊草 1861 字 2020-11-21

張承尷尬的笑了笑道:「趙將軍說笑了,給咱們個天大的膽也不敢起這個念頭啊,呵呵,大伙兒的意思呢,就是想以後互通聲息,多多幫襯,咱們為大局著想,卻也不能讓卑鄙小人暗算了去,諸位將軍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這個自然。」見眾人都是點頭稱是,趙石也頷了頷首,不過還是問道:「要是只是如此,只需派人只會一聲便是了,何必眾位將軍齊集於此?若是讓大帥知道,還不得疑心咱們結連生事?」

「你們說話就是費勁兒,還是老胡來說吧,咱們都商量好了,咱們的命可也都是自家的,看這些東軍地意思,像防賊一樣放著咱們,保不准什么時候就給咱們使個絆,所以呢,大伙兒覺著若是到了緊要關頭,就他娘的來個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不過大伙兒又覺著份量都不夠,回來被大帥給宰了可有些冤枉,趙將軍是鷹揚將軍,又能在陛下面前說的上話,魏王殿下那里還不得給些面?旁邊又有諸位將軍幫襯,這么一來,總歸不會糊里糊塗丟了性命。所以大伙兒才厚著臉皮來求上一求。」

「是啊,不說別的,就說在河的時候吧,段其豹那個王八蛋就對趙將軍不安好心,當然了,以趙將軍的身份,自然是不怕他的,但大伙兒征戰在外。有些小人卻在主帥面前搬弄是非,讓人實在擔心,若能有趙將軍,張將軍這樣的人物仗義執言,說上幾句公道話,咱們也安心一些不是?」

既然把話已經說開了,見趙石並沒有什么意外地表情,也不做反對。其他眾將這個時候才都來了精神,說起來這些話要傳出去真還不好說結果如何,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樣地話語雖然膾炙人口,但真敢這么干的可是鳳毛麟角,大秦軍紀嚴厲。如今戰事在即,更是令行禁止,這句話說出來,讓魏王聽見。保不准就得掉腦袋,不過有人帶頭兒,其他人也就沒了什么忌諱,一時間議論紛紛,都將這陣地怨氣發泄了出來,大罵東軍不是東西的有之,說自己受了什么委屈的有之,著實亂的很。

直到趙石點頭應諾。眾將又說了些閑話,這才紛紛起身告辭離去,趙石也是有些撓頭,要說魏王應該想方設法收攏人心才對,這時卻好像激起了眾怒,已這些皇家孫的城府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這些事情現在想來也是無用,到是這些將軍們地恭敬態度讓他回味了半天,但隨即他便也明白。這也不過是表面現象罷了。他那一千五百人的京兆軍還不會看在這些將軍們的眼里,之所以有這等場景出現。也許是因為這些將軍嗅出了些味道,而他又是景帝寵臣,政治上的因素多過於對他本身實力的看重的,恐怕這些人說的話,很是有些讓他傳到皇帝的耳朵里地意思。

這是一個插曲,卻也是一個開端,東軍和西軍是大秦東西屏障,但在交通並不算發達的這個時代,東西兩軍簡直就是大秦的兩個軍事集團,麾下將士大多都來自本鄉本土,交流又少,戰事不過一個多月,便已經產生了一絲裂痕,其又夾雜上了一些政治上的因素,這以後裂痕是越來越大,還是消逝於無形,多數卻要看魏王李玄道的統軍之能了。

五日之後,大軍起行,兩日後克安邑,繞過條山,進逼聞喜,聞喜屬解州轄下,乃河東西南之門戶,漢武帝劉秀北征匈奴至此,聞聽南粵大捷,於是改名聞喜,西有稷王山,東有紫金山,條山橫亘東南,乃由南向北地戰略要地。

聞喜向來有人傑地靈之說,始於商周,至今蔓延兩千年,名垂後世者數不勝數的裴氏一族便出於此處,這樣的大族雖說如今已經煙消雲散,但在聞喜還留有根基,畢竟這里是裴氏宗祠所在嘛。

其他如廟,平淮碑等古跡也是聞名天下,不過秦軍可不是來此游山玩水的,大軍一過,聞喜守備松弛地一千金兵立時便被碾為齏粉,聞喜一失,整個河東便暴露在了秦軍面前。

過聞喜之後,不過兩日,金兵蹤跡終於出現在秦軍面前,出於謹慎,李玄道立即命令全軍扎營備戰,一場大戰已然迫在眉睫。

也不怪魏王李玄道這般謹慎,因為金兵來得太遲了,他預備和金兵在聞喜大戰上一場的,不成想在解州城下拖了這么長的時間,竟然還是一路平安的過了聞喜,金兵反應之遲鈍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就由不得他不謹慎行事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完顏烈根本不在芬州,而是已經回到了西京大同,和他之前的預想的一樣,耶律元宜做了一件天大地蠢事,第二日,耶律元宜以及他的親族的人頭便已經被掛在了上京城頭之上。

一直以來默默無名的兵部尚書,遙領南京留守的完顏雍驟起發難,將耶律元宜等人拿下,當即便以謀逆刺君的罪名抄家滅族,在朝幾位重臣的推舉之下登基為帝,登基之後第一件事便召南京副都統制完顏進達魯帶兵回京,接著便罷免和完顏烈交通甚密的尚書丞等朝重臣,在朝肆意安插親信。

再接下來,這位新登基地世宗皇帝卻是宣布了金主完顏亮地二十七條罪狀,廢其為海陵王,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舉措,立時得到了大多數朝臣地支持,借此機會,更是將海陵王完顏亮的親信之臣貶出了朝堂之外,卻未如完顏烈預料般的大開殺戒。

在迅速穩定了上京朝局後,又派遣使者與北邊的塔塔兒人議和,同時召東征大元帥完顏烈回轉西京,一連串的手段使出來,幾乎沒有給完顏烈任何的機會和借口,完顏烈在接到消息之後,唯有長嘆數聲黯然回了西京。

金兵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哪里還能快速的反應過來?直到秦軍進軍絳州,剛剛東征歸來,已經散了大半的金兵才在監軍留後蕭可晉的調度之下集結了女真精銳騎兵一萬余眾,漢軍五萬余,契丹等雜胡三萬的大軍,聞喜已失,蕭可晉雖是有些匆忙,但還想在絳州截住秦軍,女真野戰又怎么會怕漢人?所以並未聽猛安萬戶完顏和尚之言,退守芬州,而是率領大軍直奔秦軍而來。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