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傳旨(2 / 2)

將血 河邊草 1122 字 2020-11-21

這人不用說了,自然便是翰林待詔,渠遠伯李士芳了,和趙石見面的時候他是狼狽到了極處。身上穿著一件不倫不類好像僧袍一樣的衣服。但尺寸上卻足足大了一圈兒,上面還沾著血跡污漬。足上的靴也掉了一只,發髻散亂,臉上還蹭掉一塊皮肉,神情惶惶,被幾個同樣狼狽不堪的護衛扶著,拉拔著兩條腿,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形象上到很像是剛從囚場上逃出來的死囚。

在見到趙石大軍地時候,李士芳是痛苦失聲,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弄得京兆軍眾人都是好奇之余有些好笑,趙石心里也是好笑,這李士芳雖說只見過幾次,但印象之,此人溫爾雅,談吐不俗,人長的又是周正,屬於翩翩佳公那一流的人物,沒想到此刻卻成了這般行狀。

趙石細問之下,這才知道,他們這一行人卻是傳旨來的,從離開長安到得潼關,到也沒遇到什么麻煩,到了潼關,本來留守地將領看著這十幾位從京師來的大老爺,還想給他們派些兵丁護衛,但李士芳得了李玄謹嚴令,沿路不得張揚,更不能驚動軍旅,若是誤了軍情,唯他是問的,不過這其還有另一層意思,他是個聰明人,自不會讓潼關派兵護衛前行的,所以便也婉言謝絕了,那個留守將軍最後也就給他們派了兩個領路地。

和十幾個據說是武藝高強的羽林護衛都換上便服,之後便出了潼關。

十幾個人長途跋涉,身在敵境,雖說此時所過郡縣皆已在秦軍轄下,但多數還是有所處皆是寇仇的感覺,心驚膽戰之下,所過之處皆不敢停留,幾日之後便到了曲沃。

一打聽之下,大軍已經分作三部,本來他是先要到魏王李玄道面前傳旨的,但一聽大軍在前方就要決戰,他這人雖是讀書人,但可沒有讀書人常有的什么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的迂腐氣,聽說前方凶險,立時便落了膽。

再說此次傳旨的主角乃是那位鷹揚將軍,聽說對方過了汾水,兩廂比較之下,還是覺得趙石這邊安穩一些,於是一行人又渡過汾水,綴著京兆軍的足跡趕了上來。

說來也是好笑,李士芳自己雖然也是怕地厲害,生恐碰到金兵,但卻怨這些護衛軍兵不知情識趣,一個個兒整日板著一張臉,賊眉鼠眼的,讓他連說個話的人都沒有。

等到一行人過了汾水,一直無事,他者心弦兒也算是松了一些下來,見到巍峨雄渾的呂梁山如駝龍伏地一般綿延到天際盡頭,身旁汾水滔滔而去,這等景色在長安哪里見得到?這下人性情卻是占了上風。

趕巧,這一晚宿營之地不遠有一處寺廟,所處之地林木蔥蔥,幽靜雅致,寺廟叫妙玄寺,寺還有幾個野僧,李士芳也沒仔細琢磨著寺廟的名字分外詭異。一個寺廟卻是取了道家的名字,便拽著一眾人等改了宿處。

寺主持說不上什么博學善辯,年紀到是不小的樣,老眼昏花的,讓滿腦都是途遇隱僧,辯經說法地李士芳有些失望,不過小寺廟里茶,他平生雖說插科打諢,看上去很是無謂的一個人,但骨里卻是自恃甚高,何曾丟過這么的人?越想越是憋氣之下,將罪過都套在了那幾個賊和尚身上,心想趙石神通廣大,帶出來的兵又能打仗,怎么也能將逃走的那為首的賊和尚捉住,讓自己出了這口惡氣的,要不然以後睡覺也別想安枕了的,這么想著,便找上了門兒來。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