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明尊(一)(2 / 2)

將血 河邊草 2039 字 2020-11-21

這些先且不說,回鄉地時候鬧出的動靜不小,啟程回京的時候場面卻更大,自有一場喧鬧不提……

……

於此同時。金州漢陰鳳凰山下方家坪,這里南臨漢水,鳳凰山橫亘東西,風光秀美,物產豐饒。實是不可多得的福地。

漢陰自古以來迭更其名,直到後來因你在漢水之南,所以被成為漢陰,數十年之前。地方治水不力,漢水泛濫,漢陰古城被毀,所余百姓皆遷往漢水以北,漢陰之名卻未曾更改,而方家坪就是那時一些方姓之人聚居而建,如今已經聚居成村,頗見規模了。

村最大的一處宅院就是村頭方老爺的宅邸。方老爺在這方圓幾十里的名聲不可謂不響,坐擁田宅,家資豐厚,當初漢陰初建之時,方家出錢出力,實是有惠於周遭百姓甚多,自不必提,大秦南來。與蜀軍戰於漢水之畔。百姓大恐,皆欲棄家而去。當時方老爺正值年少,卻是膽氣雄豪,自組鄉兵,很是與蜀軍敗兵見了幾仗,保得一方安寧,後在大秦治下,安竟地方也出力良多,在這漢陰德望不做第二人想的。

兵事過後,這里地百姓也知道了刀兵之苦,所以這里好武成風,民風日見彪悍,因是新占之地,山間匪盜頗多,大秦地方官吏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其自組團練,保其鄉梓。

此時方家大宅後院的密室之,氣氛卻的沉凝到了極點,十余個神情體貌各異的蒙面漢正容端坐,而上首正間坐著的正是頭發已經雪白地方老爺。

若是此時有熟悉方老爺的鄉民在場,便可發現,往日總是笑眯眯,對誰都是和藹有加的方老爺此時卻是一身青衣,頭上戴著紫金冠冕,一團赤金色的火焰狀圖形刻在冠冕正,閃閃發光,身上氣度沉凝,不怒而威,雙目更是精光四射,讓人不敢逼視,很難想象一個年近七十地老人卻還有這等威勢的。

威嚴的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眾人皆是微微低頭,以示尊敬。

半晌之後,老人厚重的聲音才響徹室內,「我等苦心經營數十年,等的就是這一刻,兩國交戰,順勢而為,火取粟,當年若不是蜀軍敗的太快太慘,我等也不用等到今日,但今日之情形,卻比四十年前的機會好過千倍,可謂是天賜良機……

眾家兄弟,我聖教延續至今已有數百年,然佛道大昌於天下,而我聖教卻是日漸勢微,我教教義本為濟終生之苦,還我光明願,與佛道又有何異?但官府卻以食菜魔教呼之,何其不公?

先祖方臘公不堪其辱,起於兩淮,欲傳教義於天下,然卻功敗垂成,教眾死傷狼藉,剩余皆是隱姓埋名,官府還是追索日急,只有避於這偏僻所在,放得一時幸免。

如今數十年已過,我教元氣已復,本教欲借此良機自立一國,傳我教義,昌我聖門,眾家兄弟以為如何?」

「那還有什么說的?明尊當了皇帝,咱們就都是開國功臣,大家伙兒自然是要跟明尊干到底地……」第一個說話的卻是個小個,聲音卻洪亮的驚人,滿身的匪氣遮也遮不住,他一開口,立即便有幾人附和連聲。

上首一個身形瘦消,眸光幽深的漢卻是皺了皺眉頭,聲音清越,卻立時將下面的嘈雜聲蓋了過去,「明尊,我等在蜀經營多年,眾家兄弟都還算賣力,榮華富貴還不看在兄弟眼,唯有傳我教義才是大事,這也是我等立國的根本之意,若是不知此點,眾家兄弟如何齊心合力?

當年方公事敗,明尊和眾家兄弟難道沒有警醒?一旦得了榮華富貴,便沒了半點兄弟情義,相互猜忌,鏟除異己,更對屬下教民橫征暴斂,若是只為這些,大風堂的兄弟恐怕難以調遣,往明尊明察。」

「方公也是你可以編排地?」話音未落,立時便有人斥責道,「哼,咱知道,大風堂地兄弟們都是做官的,向來瞧不起咱們這些草莽地豪傑,但要知道,咱們都是教內兄弟,當初也是喝過血酒的,難道起事在即,大風堂的兄弟要反悔?」

「就是,你們大風堂吃香的喝辣的,什么時候顧過咱們草木堂兄弟的死活?怎么?做官做出癮頭來了?想叛教不成?」

一時之間,室內人等鼓噪一片,他們大多都是草莽之人,說出來的話自然是難以入耳,那消瘦漢卻是一言不發,默默枯坐,但眼寒光閃動,顯然也是怒到了極點。

「住口。」方老爺一聲斷喝,震的室內嗡嗡作響,眾人一驚之下,卻是安靜了下來,方老爺臉上浮起一層紅暈,眉頭緊皺,厲聲道:「都是教內兄弟,有什么事情是說不開的?我等同舉大事,事成自然會論功行賞,讓我教教義為天下人所知,這有什么好爭的?

如今大事在即,正需齊心合力之時……」

說到這里,語氣卻是轉為森然,眸光之也帶了殺氣,「本教有一言,眾家兄弟需要謹記於心,若大事起時,有誰因為私憤而不盡心盡力,說不得也顧不上什么情義的,只要讓大祭酒定其生死,你們明白?」

聽到大祭酒這個名號,眾人心都是一凜,方家三郎的名字,在教內那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二十多年前,在江湖之上便稱無敵,群雄但聞其名,莫不驚懼,生恐這人找上門來,若是驚動了此人,定生死?恐怕是閻王冊上馬上就會填上自己的名字吧?

「謹尊明尊法旨。」眾人立即轟然應諾。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