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兵敗(2 / 2)

將血 河邊草 1545 字 2020-11-21

大軍來到夏州,糧道已經拖的足夠長了,來取夏州最有利的一點,其實不是他的位置,而是作為西夏西南重鎮,聯通左右的所在,就像韋州,夏州應該是一處糧草聚集之地,大軍攻夏州,最讓人放心的一點其實就是攻取夏州,能得夏州存糧為己用。

那時,才真叫進可攻退可守。

說實話,被戰功以及嫉妒之心沖昏了頭腦的折大將軍,醒悟的實在有些晚了,作為一軍主將,在意識到夏州空虛的時候,就應該能夠察覺到,夏州很可能是個陷阱,夏州如果糧草豐盛,怎么又會如此空虛?

折匯立即聚集眾將議事,眾將一聽,也都傻了,這個時候,任誰也能聞出危險的味道來了。

這個時候,大軍其實還要面臨選擇,一個就是火速回軍石州,以免為西夏人所趁,一個卻是繼續進兵,沿無定河向西南,攻嘉寧軍司防地,也許可以為大軍找到足夠的糧草。

但到了那里,大軍就算找到糧食,也不再有什么回頭路可走了,只能順長城越過大片戈壁灘甚或是沙漠,去到中路與中路大軍匯合。

顯然,無論是西北鎮軍諸將,還是大將軍折匯,都沒有那樣的魄力,那注定是一條充滿了艱難險阻和死亡的道路。

當年秦軍伐夏時沒敢走,而是選擇越過橫山,於是在山中潰敗,而今,秦軍更不敢走,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秦軍也不會孤注一擲在這樣一條道路上。

在這樣的關頭,折匯再不敢猶豫,命大軍扔下夏州和一城嗷嗷待哺的百姓,回軍石州。

晚了,實在是太晚了。

幾乎剛離開夏州,便接到探報,西夏右廂軍司揮兵猛撲石州,等到大軍來到半途,橫山城失守的消息也傳了過來。

橫山諸部,兩萬余步跋子,出橫山,半日下橫山城,進兵石州,與趕到的左廂軍司大軍一起,重奪祥佑軍司駐地石州,徹底將大軍退路封死。。。。。。。。

說折匯所部兵敗夏州並不准確,實際上,折匯部在去到石州的路上,全軍上下才陷於頻臨崩潰之境。

糧道被斷,前有阻隔,後無退路,又因西北鎮軍多年未經戰事,軍紀松弛,事機不密之下,大軍上下,一下便有了恐慌,接著便是各部搶糧,大軍未戰先亂。

趙石和種燧兩人還是高估了折匯,不要說他心思多,便是領兵之能,也遠不如乃父,偶遇小挫還看不出什么,但來到生死關頭,缺點一下便暴露了出來,甚至無限制的放大。。。。。。。。。。

作為一軍主帥,根本拿不出什么主意,精氣神兒好像一下就沒了,眾將看他這個模樣,也一下便沒了主張。

其實,此時大軍完整,飲水糧草還能支撐,若折匯有那個膽魄,也不是沒有機會率軍突圍而出

最終,還是靠著兩位西北鎮軍的老將,憑著多年的威望,命眾將彈壓眾軍,幾顆血淋淋的人頭以及陳說利害之下,讓大軍平靜了下來,勉強激起眾軍生死一搏的決心。

不過,這個時候,大將軍折匯的威望,也就不用多說了。

此時,折匯部終於送出了請種燧率軍來救的消息,這也成了折匯部唯一的希望。

種燧此時已經知道了折匯率兵攻夏州的消息,但不是從折匯部的戰報上得到的,而是從運糧的護糧官那里得到的消息,自此以後,便再沒了折匯部的戰報。

種燧大怒,想命人傳書折匯,命其率軍回石州,但轉念一想,便拋開了這個心思,折匯自大軍啟行之後,每每都是自行其是,他這里送去再多的書信,說再多的話,也是枉然,遂置之不理。

等到聽聞西夏左廂軍司的動向之後,種燧已經知道,折匯部危險了,但種燧也想,折匯部攻取了夏州,糧草應是無憂,還能牽制左廂軍司,到也不錯。

所以,等左廂軍司遠去,種燧開始猛攻銀州。

銀州大城,又有祥佑軍司主力駐守,急切間哪里能攻得下來。。。。。。。

十余日後,種燧部堪堪攻下銀州一段城牆,城門也幾乎就要破碎,終於接到了折匯部被圍的消息。

但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波來求援的信使了,他們走的橫山外圍,多數被橫山羌攔阻,這個信使不是有多驍勇,而是有著足夠的幸運。

聽了原委,種燧大驚,立即停止了攻城,這個時候,種燧已經知道事不可為,不再猶豫,立即令大軍拔營,退兵十數里,這個時候,大軍糧道受襲的消息也傳到了他手里。(未完待續。。)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