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鬧劇(2 / 2)

將血 河邊草 1554 字 2020-11-21

聲音不小,崔姓進士心里暗嘆一聲,盧近賢啊盧近賢,非是我背友求榮,而是你得罪了招惹不起的人物,還懵然不知,做著那些春秋大夢,今日沒有他姓崔的,將來也有姓張的,姓王的,瞧盧元許那個樣子,又怎么能防得住?

聲音不小,廳內的幾個進士聽的明白,頓時大家臉上就都精彩了起來,狐疑的看著盧近賢,其中兩位更是不自覺的往外挪了兩步。

要知道,與婦人通奸,這可不是文人雅士狎妓自娛,非是小事。

幾位瞧著盧近賢臉色蒼白下來,又瞧瞧他那足可稱之為漂亮的臉蛋兒,再回想他自到京師之後的風評,心中不由自主已經信了七八分。

好色而無形,幾位進士心里都泛起了這個念頭,招惹良家婦這樣的事情也能干的出來,何其蠢也。

「盧近賢,如此耳熟,啊,應該是今科榜眼吧?」

「小聲些,還不知是不是其人,同名同姓也是有的。」

「也是。。。。。不過聽聞這位盧榜眼,生的俊美非常,迷的美人傾心,也不是什么大事。」

「請兄台慎言,如此毀人名聲之事,斷不可瞎傳。」

「嘿,如若屬實,與有夫之婦有染,那可是重罪了。」

顯然,綉春樓雖稱清凈,但來這里尋歡的士子可並非一撥,這里鬧的動靜挺大,此時外間已經有人開著旁觀看熱鬧了。

七嘴八舌間,這些話市井之人可說不出來,定是文人士子無疑,到了此時,即便查明與盧榜眼無涉,這名聲也已盡毀,讀書人最怕的其實就是這個了。

崔姓進士這里還在義正辭嚴,「胡說,你們口中所說的盧元許定然另有其人,我等這里,皆乃讀書之人,讀聖賢書,遵聖人教誨,怎會與人婦有涉?誹謗朝廷命官,你等知道是什么罪過?」

於是,一唱一和間,那白面漢子又嚷嚷開了,「就是今科榜眼盧近賢無疑,從我那娘子身上,還搜出了他寫的詩文,唧唧歪歪的,不是讀書人,還能寫出那等唧唧歪歪的東西來?」

崔姓進士於是臉色大變,院外聞聽此言,也是一陣大嘩,崔姓進士立即厲聲道:「拿來給我瞧瞧。」

「皆為物證,怎能輕易給你?等著見官吧,里面的小白臉聽著,趕緊給爺爺滾出來,不然爺爺帶人沖進去,將你揪到公堂之上對峙,定讓你個小白臉。。。。。。。。。」

不用再說什么了,里面的盧近賢已經發了瘋似的沖了出來,「一派胡言,我便是盧元許,你等何人,竟然。。。。。。如此污蔑於我,我豈能與你等干休,來來來,咱們這就去見官。。。。。。。。。。」

「果然是盧榜眼在里面。」

外間人等,又是一陣騷動,院內的十幾個人,這時見了正主,哪里還會客氣,那雄壯漢子一揮手,頓時大聲謾罵著便沖了上來,對著盧近賢就是一頓暴打,最後還是在人連聲喝止之下,才將已經被打的口鼻竄血的盧近賢綁了起來,一路拖出了綉春樓。

這一晚的熱鬧,頓時在彩玉坊傳了開來。

無論有心還是無心之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覺愕然,大名鼎鼎的今科榜眼,竟然給婦人通奸?

有心之人琢磨著其中味道,都覺著其中必有蹊蹺,無心之人,茶余飯後,便多了一些談資。

不過經過科舉案後,蜀人士子幾乎已經成了一個整體,在秦人環繞中,抱團取暖。

聽了這個消息,立即便是大嘩,雖然這事不宜沾身,太污名聲,但最終議論下來,還是有幾個士子一道,往令尹衙門看望盧榜眼。

不過,這最終也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公堂之上,原告准備的十分充足,不但有盧近賢親筆寫下的情詩,還有盧近賢的褻衣在手里,而且,在公堂之上,一個嬌怯怯的女子,哭哭啼啼的寫下了供詞。

於是,證據確鑿,一個新鮮出爐的今科榜眼,頓時身敗名裂。

與有夫之婦通奸,在這個時代,皆是重罪之一,盧榜眼的下場,自不必提。

這一場鬧劇,到了這里,已經結束,在權勢面前,小人物們的喜怒悲歡,都無足輕重,盧近賢這樣的讀書人,今天有,明天照樣還會出現,他們犯下最大的錯誤,其實只是不自量力,有了與他們的能力地位不相匹配的野心罷了。(未完待續。。)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