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見歡(2 / 2)

將血 河邊草 1528 字 2020-11-21

里面有沒有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的意思,誰也不清楚,其實也不重要,李圃為相已經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野,長安李氏門閥,越加繁盛。

李氏求上門來,為的又是國事,公主殿下不好推脫,於是便入宮了一次。

但朝堂上的大人們怎么會求到公主門下,趙石和靖佳公主猜了猜,也只能是認為,為息皇帝陛下震怒,甚或是朝堂大人們也不好張嘴就科舉案說話的緣故。

至於有沒有其他深意,一時半會兒還瞧不出來。

在朝堂上,大將軍趙石和李氏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間還能有商有量的做些政治交易,趙石對李氏也沒什么惡感和間隙,但也絕對談不上有何好感。

估計李氏對大將軍趙石也是如此,所以兩邊都盡量疏遠,卻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朝臣相處,大多如此,並不算奇怪。

不過如果李氏過界,趙石也不啻於給李氏一棒子,讓其清醒清醒,尤其是戶部尚書李吉,亂伸爪子的毛病一直就有,如果不是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還在,不定已經得罪了多少人呢。。。。。。。

而在趙石看來,長安李氏,已經有了盛極而衰的征兆,因為同門下平章事李圃老了,過不了幾年,那個位子也該換人來做。

李圃一旦去位,李氏大閥的聲勢也就去了一半兒,戶部尚書李吉?接不下那個位子,就算有那樣的才干,無論皇帝陛下還是朝臣,都不會允許一家連續出現兩位宰輔,何況李吉沒有那個份量。

沒有了李圃坐鎮朝的長安大閥李氏,也將迎來他的低潮,會不會就此倒下,不好說,畢竟是百年大閥,在朝根深蒂固,只要不像長安王氏一樣,深深的參與進皇位之爭去,可以說,十數年間,誰也撼動不了李氏大閥在長安的地位。

幾次回京,趙石都能清晰的感受到長安李氏的影響力。

就像李吉只是派了長子過來,便能請動靖佳大長公主入宮,就像上次李圃只是送來請柬,他便要上門造訪,那還是在長安之變後,他聲威最為隆重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由此,長安李氏之威風,便已經能得到最直接的體現了。

不過靖佳公主入宮之事,也沒什么好計較的,大長公主府清凈不假,但絕對不是離群索居,不問世事,只是那會兒靖佳公主正「病著」,讓趙石聽了此事後,很是有些惱火於李氏的強人所難罷了。

來到大長公主府門前,早有人等在那里,正是大長公主殿下貼身女官芍葯,出來的有些匆忙,氣喘吁吁,薄汗微出的樣子。

給趙石見禮,趙石隨口就問了一句,「都這般時節了,怎么還有人上門?」

芍葯裹了裹身上的披風,一副冬天里的鵪鶉模樣,隨即眼珠兒轉了轉,哆嗦著嗓音解釋道:「嗯,幾個讀書人,考了進士,聽聞朝廷要派了他們去西北,托人求到了門上,這些讀書人啊。。。。。。。。。」

芍葯搖了搖頭,做感慨狀,顯然頗為鄙夷。

這又是趙石自己的首尾了,不過聽了芍葯的話,趙石也只是微微笑了一下,便行若無事的進了公主府的門兒。

芍葯是誰,大長公主殿下的貼身女官,還能不知道今科進士之所以前去西北的前前後後?這么說話,定是煩了這些人,想鼓搗大將軍上去教訓一下這些家伙而已。

趙石早已今非昔比,哪里會被個丫頭當了刀去使,只是這丫頭是靖佳公主的貼身女官,忠心可佳,所以不與其計較,若是換了旁人,不定過後便要被打發離開大將軍身邊了。

芍葯哼哼兩聲,也不再說話了,不過心里卻琢磨著,是不是找著機會將盧近賢的事情說一說,這些小事你不計較,那么盧近賢之事,你還能不聞不問不成?

進了公主府,趙石熟門熟路,徑自穿門過戶,到了府後宅,護衛親兵們自然留在前面,有人招待。

芍葯在後面緊趕慢趕的跟著,一邊還要招呼遇到的府下人,頗有些狼狽,心更是惱火,平日她可是端庄典雅,頤指氣使,這下形象肯定大壞,讓下人們看了熱鬧。

到了這里,趙石放慢了腳步,讓芍葯在前面領路,不多時,便來到了後宅幽靜所在。

靖佳公主一身貂裘,俏生生立在那里,旁邊竹林錯落,周圍梅花讀讀,看見趙石到來,笑容便如春花綻放,於是,其他所有一切,都在這如花笑顏,失去了顏色。。。。。。。。

(下一周又要裸奔了,也不知元旦前後有沒有推薦,據說是雙倍月票,大家攢著讀勁,到時阿草一定拼命努力爆發一下。)(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