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入宮(2 / 2)

將血 河邊草 1526 字 2020-11-21

當然,他沒有忘記,立即命親信帶著他的口信北上,命令木華黎尋找合撒兒,如果合撒兒被成吉思汗鐵木真捉住了,那就不用再說其他什么。

但如果合撒兒從東北逃了出來,那么,便將他的口信送到合撒兒那里,跟他說,他的安達在一直惦記著他,當年在韃靼草原上的承諾,也一直不曾忘記。

如果合撒兒還記得他有這樣一位安達,那么,最好,請他來大秦都城成安一趟,他的安達將在這里款待於他,並給予他幫助。

就像蒙古諸部一直觀望著西方草原一樣,趙石也從不曾忘記蒙古諸部,也不會放過任何在蒙古諸部身上捅一刀的機會。

既然蒙古諸部正在失血,那么就讓這血流的更痛快一些吧。

之後,他命已經回到府中的幕僚陸敖,立即在他口述之下寫了一份奏章,送到中書,並隨即在親兵的護衛之下,出了晉國公府,向皇宮而去,他要請求覲見皇帝陛下。

而這個時候,已經是大年初四的清晨了。

國事沒有早晚,趙石很少會主動入宮請見皇帝陛下,這一次,草原諸部派人來到長安,他卻是不能再坐在家中,等待皇帝陛下召見了,這是個態度問題。

在這樣的細節上,趙石已經不會犯下幼稚的錯誤。

很快,等在宮門之外的趙石便得到了召見,現在晉身晉國公的他,已經具備在皇宮走馬的權力,封賞之時也提到了。

但就好像帶劍入朝一樣,都是一種極為榮耀而又危險的皇家賜予。

當有大臣真的帶劍入朝,其實也就象征著,皇權的旁落,而在皇權穩固的時候,即便皇家賜予了這樣的權力,也沒人敢於去行使這樣的威權。

所以,趙石還是步行,來到了乾元殿所在。

帶著一身的寒氣,趙石進入了乾元殿中。。。。。。。。。

見禮已畢,賜下座位,看著皇帝陛下略顯疲憊的神態,趙石知道,皇帝陛下這個年過的不算很輕松。

也是,就算沒有國事煩擾,過年對於皇家來說也是個累人的日子。

皇親國戚們的賞賜,接見,宮內的走動,宴飲,以及接見趕在年頭上回朝述職的外臣,許多事情都需皇帝陛下親力親為。

好在,今年未曾在年夜里大宴群臣,不然的話,這一番折騰下來,君臣都不會好受,不啻於經歷了一場祭天大典。

悠閑的皇帝好當,勵精圖治的雄主難為,就是這么個道理了。

趙石也是一夜未睡,但精神飽滿,與平常無異,而大清早就起了床的皇帝陛下,顯得有些萎靡不振。

不過顯然,皇帝陛下已經知道趙石為何入宮。

賜座之後,命人送上香茗,皇帝陛下便笑道:「愛卿大清早入宮,定不是給朕拜年的了,可是為了那些入京的胡人而來?」

趙石點了點頭,心里微微有點感慨,若是換了當年的景興皇帝,此時定然會陰陽怪氣的來上一句,聽說愛卿府上這幾日很熱鬧之類的話。

「來的這些沒什么重要人物,只有桑昆的兒子圖撒合身份貴重一些,這些胡人蠻野慣了,微臣也是怕朝廷接待他們有所閃失,所以才來面見陛下。」

皇帝陛下揉了揉額頭,覺得趙石這些話說的過於謙遜了,可以說,朝廷對這些胡人部族之事,知之甚少,當初給韃靼人的汗王不顏惜班封汗號的時候,就鬧出了笑話,至於怎么接見這些胡人使者,朝廷的大臣們恐怕也屬於盲人摸象,多數要搬弄前人的老規矩了。

但顧慮之處在於,胡人的禮節這些年變成了什么樣子,一個不妥可能又要鬧笑話。

尤其讓皇帝陛下惱火的是,理藩院中這幾年本來就居住著些胡人,理藩院的官員們被問起時,竟然還是一問三不知,可見沒有半點上心的意思。

趙石入宮覲見,其實來的正好。(未完待續。。)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