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搗亂(2 / 2)

將血 河邊草 1505 字 2020-11-21

年輕人快活的白活著,滿臉都是惡作劇般的歡喜,年歲好像一下便小了下來。

這回輪到中年漢子翻白眼了,這位少爺啊,外間之人都說少爺謙遜有禮,有君子風范,誰又能知道,他家這位少爺其實最為活泛,少年時調皮也就罷了,到了成年之後,這性子依然不改。

為了這個,吃了不少家法,但看上去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了,弄的老爺那里也沒什么好辦法了。

好在,少爺在人前的時候,還能收斂一些,不然的話,那才讓人頭疼呢。

「褚徵的膽量和少爺沒什么關系吧?難道是這褚徵也有求凰之心,少爺這是……」

年輕人笑容立馬不見了蹤影,苦著臉道:「三哥啊,求求您了,咱能不能不提這茬?」

中年漢子狡黠的笑了起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少爺要想耳根清凈些,便趕緊給府里添個小少爺,也省得自己心煩。」

年輕人一拍窗欞,正色道:「哼,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中年漢子耷拉著嘴角,悶聲道:「那是他生不出來,大將軍趙柱國滅了不知多少胡人了,現在人家可是一女二子,瞧瞧人家,功名家室兩全,少爺自問一下,可有那等本事?」

年輕人一下便露出了笑容,道:「三哥,這可是你的不對了,父親最不願旁人提起大將軍趙柱國,你又不是不知道,回去啊,我得寫封書信去父親那里,跟他說說,三哥最仰慕的人是誰。」

中年漢子也笑,「嘿嘿,少爺可能不知,老爺之所以不讓人提起大將軍趙柱國,為的可不是不喜此人,而是麾下士卒,多為蜀人,大將軍趙柱國在蜀中殺的屍山血海,結下的仇怨可謂不計其數。」

「為免挫動軍心,這才將其人之名當做了忌諱,說起來啊,許是老爺也覺著,大將軍趙柱國殺的人雖未必各個該死,但到了成都殺的那些人,卻很有道理,若是那個時候,大將軍趙柱國手再狠一些,老爺會更高興呢。」

不用問了,這年輕人正是褚徵等人口中提到的趙葵,大將軍趙方之子。

提起當年舊事,趙葵情緒也低落了下來,當年趙氏一門被戮,只逃出來他這么一根獨苗,當時趙葵雖然年幼,卻還記得,從成都一路逃到劍門的凄涼和倉皇。

蜀國君臣,欠趙家的太多,尤其是孟蘇兩家,與趙氏皆有血海深仇,孟氏也就算了,亡國之人,活在世上怕是比死了還難受。

但蜀中蘇氏,卻是不成,這些年在蜀中,蘇氏一族雖也遭受重創,但如今蜀中元氣大復,蜀中四姓,其他三姓皆有人出仕大秦,卻獨獨不見蘇家人。

這個問題,趙葵是知道的,因為當年在蜀中,大將軍趙方借剿匪之名,對蜀中蘇氏一族進行了堪稱瘋狂的報復。

那時,駐守蜀中的秦軍在冷眼旁觀,其他蜀中降臣戰戰兢兢,不敢說話,大將軍趙方的報復非常順利,蘇氏幾乎滅族,零星一些人等,也都隱居山林,估計只要趙氏還有人在大秦為官,便不會再有姓蘇的子弟出仕了。

但死了的人畢竟都死了,報復的再徹底,也沒法讓死了的人活過來,大將軍趙方也在蜀中沉寂多年,不為蜀人所喜,又不願在大秦朝堂上立足,這就是他父親的悲哀之處。

一身才干,卻在人生中最年富力強的時候,遭到了重挫,幾乎一蹶不振。

中年漢子見他臉色黯然,沒了高興模樣,頓時便知道,自己失言了,撓了撓腦袋,卻不知說什么話來安慰。

趙葵拍了拍窗欞,嘆了一口氣,頗有寂寥之意,不過隨後,便強打著精神笑道:「好了,再看也看不出什么,不如就去賞燈,憑咱這一身皮囊,說不定啊,還真能娶回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妾來呢。」

這話要是讓不遠處國武監那些同窗聽見,一定得掉一地的眼珠子,誰能想到,在國武監中,舉止言談彬彬有禮,帶到操訓之時,又一絲不苟,不講任何人情的趙葵**仲,能說出這樣輕浮的話語出來?

主仆二人於是很快下了小樓,沿著朱雀大街,隨著人流,向北而去……

到了月上梢頭時候,長安城終於沸騰到了頂點,各色煙花炮竹,紛紛開始燃放了起來,讓長安城中,蒙上了薄薄一層霧靄,淡淡的硝磺味道,彌漫於長安各處,為過去的成武五年畫上了一個句號。(未完待續……)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