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商人(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0 字 2020-11-21

趙石其實很想將這小女人揪起來問問,他娘的,這是老子的書房,怎么一個兩個的都將這里當做了自家地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都他娘的活的不耐煩了吧?

當然,這么晚還能勞動天妖親自過來一趟,定然是交代下去的事情有了眉目。

所以,他便也耐下了性子,直過了半晌,才在小女人舒服的哼哼聲中問道:「查到了什么?」

小女人不滿意的翻了個白眼兒,習慣性的從袖口弄出一顆溜圓的珠子,一邊把玩著,一邊開始說事。。。。。。。。。。。。

「早就查出了些眉目,只是您去了吐蕃,才一直拖到現在,若非急著稟報,也不用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一直留在外面挨凍。。。。。。」

趙石明白,這又是在討要好處了,便渾不在意的道:「不要啰嗦,以後東邊那庫房就是你的了。」

這回小女人未有像往常般興高采烈,而是撇了撇小嘴,心想,那庫房的鑰匙已經在老娘懷里,還用說嘛,那庫房本就是老娘的了。

不過轉念間,小女人就又高興了起來,得了這一句話,嗯,那庫房就可以當家了,想想能睡在聆郎滿目的財寶上面,每天睜開眼都能第一眼看到那些亮晶晶的物什,小女人頓時興奮了起來。

心里更是得意的在想,哼,你這大個子還不知道吧,庫房里可是有一條暗道,通向旁處呢,也就是姑奶奶從不做偷雞摸狗之事,不然的話,別說這一處,便是你那府中其他幾處庫房,定然也早已光了才是。。。。。。。。。。

心里大為滿意,說話便直接了起來,「那盧近賢乃利州人士,在京師有個姓張的同鄉,是個商人。」

「蜀中四姓,蘇沈韓張,此人正是張氏旁支。」

趙石聽了,頓時眉頭皺了皺,「可是蜀中行商的那個張氏?」

小女人點了點頭,蘇沈韓張,張氏位於最末,並不是說他們人少,而是因為這個張家,卻是蜀中商賈世家。

這樣的家族,其實在各國中都不少見,只是這個蜀中張氏,之前除了接蜀國皇貢之外,祖上更曾立下撫平南蠻之功。

而很多年中,蜀中南蠻與蜀國之交易,幾乎皆為張氏所掌控。

所以,在蜀國未滅之前,蜀中張氏足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樣的商賈世家,已經無法用商人這樣簡單的詞匯來描述了,在蜀中盤根錯節,聲勢可是非同小可。

但平蜀一戰,像張氏這樣的商賈之家,受創卻是比之其他幾家更為慘重,家財被亂匪搶奪,產業在戰火中付之一炬。

而和南蠻的交易,也在南蠻降服於大秦之後,漸漸斷絕了。

到了蜀中大定,蜀中張氏族人,都是欲哭無淚,家園被毀,人丁四散,產業也是殘破不堪,連張家的祠堂,都被亂匪拆了個干凈。

好在,為使蜀中盡快安定下來,像張氏這樣的商賈之家,便得到了秦人的關照,發還了一些產業,並許之以一些皇貢之事,比如蜀錦,蜀中燒釀這樣的特產,每年都有一些經過張氏之手,供入大秦皇宮。

張氏行商已久,對這些事自是駕輕就熟,這些年過去,元氣差不多應該略略恢復了一些,而趙石的晉國公府,也每年都會收到張氏的進獻,只是想要靠上晉國公府,可不那么容易,每年張氏送來的東西,都被原封退還。

只是張氏還是年年進獻不斷,打著的主意不用問了,自然是廣結善緣之意,而晉國公趙石在蜀中的威名,那就不用提了,若能得其名號以許之,那么張氏在蜀中的商隊,必將迎來一次大的飛躍。

這顯然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張氏絕對不會放棄在這個方面的努力,而商人也講究一個禮多人不怪,每年送來的禮物,也絕對都是趕在年節,也絕無任何金銀細軟之類的阿堵物。

加上這些年大秦漸漸強盛,許多老規矩都在改變,一些規矩嚴了起來,一些地方則松緩了許多,這樣的禮尚往來,已經不會算在收受賄賂之列了,不像正德年間,一朝首輔收了旁人的饋贈,還要找個由頭向皇帝陛下解釋。

實際上,大秦官場風氣正在變壞,無法再做到正德年間那么清廉自守了,但這樣的官場痼疾,是無法避免的,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圈子之內。。。。。。

這個不用多說什么,日積月累之下,晉國公府這里也確實收下了一些禮物,比如說晉國公趙石好酒,府中之人自然上心無比,雖然不差張氏這一點,但有時候心一軟,為言辭所動,順手就收了下來了。

所以,蜀中張氏在趙石這里並不陌生,而且可以說是非常熟悉,這事牽連到蜀中張氏,讓他有些意外。

不過也僅僅只是意外罷了,蜀中張氏這樣的家族,現在已經不能放在他的眼內,在他而言,也不過是些小小的商人而已。。。。。。。。。。(未完待續。。)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