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漢陰(2 / 2)

將血 河邊草 1526 字 2020-11-21

不過,方家早已風流雲散,這里的住戶,換做了漢陰豪商趙家,這是一位秦人致仕官員的宅邸。

而趙家大爺,因伐蜀有功,致仕之後沒有回鄉,就留在了漢陰這里,占了方家的地基,修起了自己的宅邸。

為何選在漢陰這里,又沒回鄉,據說趙家大爺當年隨軍伐蜀的時候,渡過漢水,曾在漢陰小駐些時候,喜歡上了這里的山川景致,和風土人情,所以辭去官職之後,便選了這里定居。

趙家來的時候並沒有現在這么闊綽,只是趙家大爺有兩個兄弟,拿了趙家大爺用命換來的封賞,在蜀中做了行商,來來回回,積攢下了如今的家業。

其實不用說了,這里就是一處蜀中密諜的消息中轉之處,當年之所以有這樣的布置,還是因為蜀中戡亂,總有漏網之魚,這里只不過是設下的香餌之一罷了,這些年過去,蜀中亂匪絕跡,這里也就失去了作用。

不過蜀中內衙所屬家業漸漸龐大,這里除了供密諜歇腳,傳遞消息之外,也成為了一處蜀中內衙密諜私財的存放之處。

幾個人來到這里,很快就對好了切口,被帶到宅邸之中。

趙飛燕心事重重,在內宅廳堂中落座,慢慢的飲著香茗,沒喝幾口,外間已經風一樣跑進來一個人,見了趙飛燕,頭發都白了的人了,身子猛的一哆嗦,當即便跪倒在地,顫聲問,「大人,您怎么來了,小人未能遠迎大人,實在該死。」

趙飛燕也沒心思廢話,只是問道:「人呢?」

「回稟大人,人好好的,一直住在內宅,小人從不敢疏忽怠慢半分。」

趙飛燕立即起身,吩咐道:「帶我過去見見。」

走在路上,身材高大,看上去很有些威嚴的老頭只能弓著腰,側著身子在前面引路,並不敢說一句廢話,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趙飛燕經營蜀中日久,已經到了怎樣一個局面……

走了半晌,趙飛燕才幽幽的道:「這些年辛苦你們了。」

老人身子躬的更低,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小人們可不辛苦,只在這里享福了,但小人都明白,這樣安寧的富貴日子,都是拜大人所賜,只要大人……」

趙飛燕哼哼了兩聲,老人立即知趣的閉上了嘴巴,他卻不知,自家的上官卻是在憤憤的想,你們這些龜兒子活的到是舒坦,老子這里卻要帶上緊箍咒了呢……

長安這樣的繁華所在,也許是很多人魂牽夢縈之所在,但那里給趙飛燕的印象,可著實糟糕透頂。

第一次進長安,就是被人捉去的,差點砍了腦袋,第二次進長安,更是凶險,離掉腦袋也就是一線之隔,能活著再次走出長安城,在趙飛燕自己看來,自己祖墳上一定沒少冒了青煙。

也許是否極泰來,之後才有了十幾年的太平日子,雖然在蜀中也遇到了很多凶險,但和長安城中的凶險完全不同。

在那座城市當中,像他這樣的人進去,死上一百個一千個都不帶冒個水花的,連點反抗的余地都沒有,而在蜀中,江湖之事江湖了,大家都是刀子說話,能不能活下來,吃香的喝辣的,大多不是靠著運氣,而是自己的本事。

所以,這十幾年,他從來不曾再踏足長安一步,連內衙的征召令都接二連三的頂了回去……

長安城就是鬼門關,是自己的大凶之地,這在趙飛燕的心里已經生根發芽。

這次卻逼不得已,還要走上一遭長安,在接到長安來信之後,趙飛燕就滿腦子官司,不然也不會在方火羽那樣死敵大仇面前,禱告什么,若是方火羽還活著,頭一個恐怕就得要了他的命才對。

兩人很快來到宅子後面的一個幽靜的小院兒門前。

院內隱約有仙翁仙翁的琴聲傳出來,老頭兒作勢就想上去叩門,卻被趙飛燕止住,兩人就這樣靜靜的站在小院門外的寒風之中,聆聽著飄渺的琴音。

趙飛燕聽了許久,心里有些懊惱,這大半輩子,就知道殺人放火了,怎么就不能學點文雅之事?不然的話,現在可不就能用上了嗎?

你瞅瞅,現在聽了半晌,只知道聽上去挺悅耳的,卻說不出任何的道道來,覺著和在青樓里聽的那些,也沒什么不同。

他娘的,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對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不知不覺,星期日就過去了,時間也已經來到了臘月,還有很多東西要寫,但總感覺,寫的太多,會讓讀者厭煩,不如加快進程,利落的完本算了,唉,糾結啊。)(未完待續……)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