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夜宴(2 / 2)

將血 河邊草 1568 字 2020-11-21

分賓主落座,范姓中年人徑自坐了上首,其他兩個人和三位客人坐了個對面,看上去很隨意,卻也是正經的漢家待客的規矩。

頭一次被漢人貴族宴請,很快,三位異族來客便曉得幾件事,漢人的食物非常精細,也非常美味兒,雖然,有的並不和他們的口味,但卻不得不承認,即便是西州宮廷之中,也吃不到這般精美的食物。

漢人的酒很烈,非常烈,一口下去,就像吞了一團火,和回鶻人的葡萄釀完全不同,作為商人之國,三個人幾乎同時在想,這樣的烈酒賣到西域,很難說會不會讓人喜歡。

也只有對漢人的一些細節處了解更多的阿健蘇祿知道,這只是眾多漢家美酒的一種。

漢人的酒一般來說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果釀,一種為米酒。

大部分漢人都喜歡果釀,這是不爭的事實,在草原上他接觸過很多漢人,他們都很喜歡果釀的甜香。

之所以西域的葡萄釀會那么珍貴,在他看來,也只因為漢人種不出甘甜的葡萄罷了,不然的話,聰明的漢人一定會讓葡萄釀變得廉價無比。

果釀一般不如太烈,如此濃烈的酒,只能是米酒,用漢人種出來的糧食釀造而成,這在包括西州回鶻的西域各國看來,都是一種極為奢侈浪費的行徑,但漢人以耕種為生,拿糧食釀酒,卻再正常不過。

米酒中最烈的就是燒酒,他們喝的很可能就是燒酒,一種在漢地都也算十分珍貴的酒水。

漢人一般不會拿果釀待客,和客人共飲,一般都會拿出米酒,而漢人的英雄,也都喝烈酒,這種起於風俗的矛盾之處,阿健蘇祿還理解不了,他所知道的漢人風俗,也似是而非,並沒有多少深刻的地方。

也許,回鶻人那些行商於漢地的先祖們曾經了解,但對於現在的回鶻人來說,漢人的一切,都分外陌生。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那些他們並不覺得多可口的蔬菜,大多在西涼城中也非常罕見,都是經過長途運送而來,反而是肉食,可以就地取材,並不算珍貴。

他們喝的酒,也是正經的劍南燒釀,只這一頓飯,就能頂得一個小商隊的全部利潤,連西涼城中的宣撫使府或者是布政使府也不會如此豪奢。

作為主人的三個人,看上去彬彬有禮,也有著待客的熱情,但阿健蘇祿還是感覺出了主人的漫不經心。

怎么說呢,就像富貴的人家,宴請窮親戚的那種應付,偏偏在禮儀和言談上,你找不出半點毛病。

青衣漢子很少說話,只是低著頭,一口一口的抿著酒,筷子都少動。

范姓中年人架子很大,卻頻頻舉杯邀飲,說的話也最多,他好像對回鶻汗國的風俗人情十分的感興趣,十句話里有九句是問句。

但跟人打過太多交道的阿健蘇祿能聽的出來,問是問了,答也答了,但這位主人好像並沒往心里去。

但阿健蘇祿相信,他們應該有著目的,不會將人無緣無故的請到這里來,真的只為了問一些奇聞異事而已,當然,有些貴族,會做一些無聊的事情,到也不算奇怪。

胖子時不時恰到好處的插上一句,妙語橫生,總能引起一陣笑聲。

阿健蘇祿也不時的在笑著,卻再未有什么想法,跟胖子打聽什么,其實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了,也是很多人,一輩子也學不來的地方。。。。。。。。。

這個時候,老巴和頓默失就郁悶多了,他們根本聽不懂,其他人到底在說什么,不過,看著阿健蘇祿和漢人交談甚歡,其中還有一位他本來就認識,除了覺得阿健蘇祿之前有作弄人的嫌疑,但也心安不少。

當然,兩個人都暗自決定,回去之後,應該好好學學漢人的語言了,以後的日子,也許跟漢人打交道的時候還多,語言不通,是其中最大的障礙之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此時也已來到深夜,范姓中年人露出些疲乏之色,當然,在阿健蘇祿看來,這位身份尊貴的人,心里更多的應是不耐煩了。

阿健蘇祿已經准備告辭,這也應該是個不錯的結果,沒有收獲已在預料之中,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損失。

回鶻汗國的一切,他說了不少,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漢人如果對回鶻汗國有著敵意,他一個小商人也應該阻止不了什么,他也只能希望,如果發生戰爭,不要波及到他這個商人罷了。

實際上,他甚至覺得,如果回鶻汗國歸於大秦治下,對他這樣的商人來說,應該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這就是商人,只為利益驅動的商人。

但就在這個時候,廳堂中遠處的一個大大的屏風後面,卻突然轉出一個女子,廳堂的燈火,讓她微微眯了眯眼睛,目光在廳中快速的掃了一下,便好像略有羞怯的低下了頭,驚鴻一閃間,露出姣好的面容,接著便被烏黑的秀發遮掩了起來。

她的腳步很輕柔,卻又極為快速的來到范姓中年人的身邊,低聲說了幾句,中年人不住的點著頭。

三個客人都有些吃驚的看向屏風方向,這么長時間,竟然不知道,那里還藏著人。。。。。。更險惡一些的想法則是,會不會在那屏風後面,有著一群手持利刃的武士呢?

(寫完才想起來,胖子跟阿健蘇祿見過面,險些出現bug,然後只能刪掉重寫,阿草真心想哭啊。)(未完待續。。)i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