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種因(2 / 2)

將血 河邊草 1667 字 2020-11-21

這是氣瘋了吧?趙石心中暗自冷笑,捏著酒杯,舉了舉,道:「將軍自便就是,國事為重嘛,呵呵。」

噌的一下,張培賢以他這個年紀絕對少見的敏捷站起了身子,扭頭就走,好像怕走晚一步,就會被這廝氣死一般。

不過身後還有聲音幽幽傳來。「對了。還要煩請老將軍給潼關送封信過去。敦請彭大人早日到任才是正理。」

出了書房的張培賢臉色鐵青,連手都在哆嗦,心里更是不斷的在詛咒屋內那個王八蛋,不得好死。

不過,他卻也不得不承認,那廝手段毒辣不假,但慮的還算周全,恩威並施之下。河洛這些大族的好日子算是到頭兒了,也鬧不出太多的風波來。

當然,如果他這個大將軍暗中陽奉陰違,推波助瀾又是另外一回事,但那廝已經想到了這個,一些手段也就不能用了,不然的話,但凡露出點蛛絲馬跡,他張培賢肯定就是一身麻煩,那廝可真的是不好相與。。。。。。。。

可能唯一算是有點安慰的是。那廝還算有些擔當,沒有將他張培賢當槍來使的意思。經手的雖都是河洛軍旅,但完全可以將所作所為,都推到那廝頭上,那廝也好像並不在意這個。。。。。。。

說實話,這番交鋒,張培賢算是一敗塗地,也順便給他留下了點心理陰影。

就像現在,張培賢很想回頭吐口唾沫,發泄下怒氣,但扭頭看到書房門口的那些趙氏衙衛,他立馬就克制住了這無聊的念頭,只能在心里狂罵罷了。

只到離開書房遠了,才轉臉呵斥亦步亦趨的幾名親兵,「跟這么近干什么,難道還有人在這里行刺老夫不成?都給我滾。。。。。。。。」

親兵們抱頭鼠竄,還不敢離的太遠,一個個被大帥噴吐而出的怒火,燒的焦頭爛額,不過心里都是明白,看這個模樣,大帥不定在書房中,吃了多大的虧呢,想到這個,不免各個心有戚戚焉。

而另一邊,獨自留在書房中的趙石,也在撇嘴,心說,這可是你張大將軍的書房,把咱留下,也不怕咱一把火燒了這里?而且說走就走,真是太失禮了,太失禮了。。。。。。。。。

平靜的面容之下,隱藏著些自得,把一位大將軍搓扁揉圓的機會可不多,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這一番談話,雖然耗費不少心力,但對他而言,最終的感覺,卻和在戰陣上小勝一場差不多。

算不得多歡暢淋漓,但心情卻是大好。

實際上,到了這會兒,他這個欽差的任務做的也就差不多了,接下來只要盯緊了張培賢,各處消息靈通一些,他大可以穩坐於洛陽,等有了結果,就可以回京了。

河洛巡訪使,聽這個名字其實也就能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想要趙石在河洛四處走走,做什么不打緊,只要將所見所聞傳回京師也就罷了。

這里面的意思很深,趙石已經能夠自己琢磨出一二來了。

不想趙石過多的插手河洛軍中諸事,也就是不想趙石打河洛兵權的主意,或者也可以這么看,是在向趙石透露不會讓他領兵河洛的意思。

而觀望河洛風色,也是皇帝陛下還有著替換張培賢這個領兵大帥的念頭。

至於皇帝陛下為何如此執著,張培賢又是那些地方讓他不滿,趙石也能猜測一二。

一來,可能是皇帝陛下對他這個晉國公言聽計從不假,但怎么說呢,皇帝畢竟是皇帝,尤其是成武皇帝,主意很正,加上皇權使然,必然不會對任何人真的言聽計從。

既然聽了趙石的,沒有立馬奪了張培賢河洛兵權,但這一次,便換了個委婉些的做法,讓趙石自己提出此議。

這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趙石理不理會,全在他自己,皇帝陛下斷不會再說什么。。。。。。。。。。

第二個原因,恐怕就是在長安之變時留下的首尾了,皇帝陛下那會兒的寬容,是做給朝臣們看的,而今要算後賬了。

實際上,李圃等人如今的遭遇,追究下來,怕也是種因於多年之前。(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i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