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贈譜(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0 字 2020-11-21

岳東雷好像能清楚的讀懂這里面每一個細微的意思,嘴角慢慢翹起,帶出了幾分笑意,還有幾分桀驁,還有那么幾分沉甸甸的悲傷。

隨著時間推移,琴音漸轉哀婉,最終彷如哭泣,聞之斷腸。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這一刻,岳東雷就是陸歸琴的知音,一個個音符流淌,他都能清晰的把握操琴之人所要表達的心意,彷如一人。

這是最深沉的共鳴,精神境界上的水乳交融。

琴音漸止,留下滿地哀傷,彷如憑吊,彷如痛訴,隨著最後一個音符,終於刻入人的心間。。。。。。。。。。

岳東雷還在回味,此曲,未有大漢手持長戈伴舞,未有金鼓相隨,不然的話,定是可讓帝王驚起振作,可讓儒士拔劍而起,可讓市井屠狗之輩敢死效命的驚天動地的倫倫大音。。。。。。。。。。

而此時,操琴之女子已經緩緩起身,臉色蒼白,汗流如注,低語幾句,轉身行去,沒走幾步,便踉蹌了一下,被身邊弟子扶住,那幾個扈從也趕了過來,一起簇擁著她,消失在岳東雷的視線之內。

岳東雷終於驚醒過來,一把扶住窗欞,嘴巴張了張,身子動了動,最終,化為一聲嘆息,轉身回到坐席之時,他身後窗欞已是粉碎。

老者臉色有些蒼白,身軀搖搖欲墜,不過,精神卻是亢奮難言。

龐瀾額角見汗,臉色也好不到哪里去,死死握著手中酒盞,眼內竟然帶了幾許血絲。

岳東雷瞅了瞅他們兩個,心中不由傲然一笑,這是金戈鐵馬的武人之音,文人聽了,怕就是這副模樣了。

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覺得頗不痛快,一把拎過旁邊酒壇,抱在懷中,大口飲之,絲毫不管胸前淋漓,之前溫文之儀態,早被他扔到了腦後。

酒如烈火,順喉而下,快美難言之處,旁邊兩人又如何曉得?

片刻之後,腳步聲響,人影一晃而入。

岳東雷余光一掃,已經看清,來人正是伴在陸歸琴左右的兩個少女中的一個。

少女腳步虛浮,臉上也帶著些異常的蒼白,但看上去還是嬌顏如花,瞅著岳東雷的模樣,不由一愣,接著紅唇一抿,卻趕忙用小手捂住,少女嬌憨之態畢露。

但岳東雷此時心中哪里還有旁的什么,順手放下酒壇,眸中光芒閃動,急問道:「陸姑娘可是有話相傳?」

少女福身一禮,從袖口抽出一卷竹簡,雙手奉上道:「為謝岳公高義,師父將此樂譜,贈於岳公。。。。。。。。。」

沒等岳東雷說話,那邊老者已是一下站起身來,深施一禮外,疾步向前,一手接過竹簡,急急之態,幾如搶奪。

嘴上話說的更是利落,「陸姑娘何須如此,舉手微勞罷了,竟送如此珍物於人,不敢當啊不敢當。」

岳東雷哭笑不得,少女也小吃了一驚,接著便捂嘴一笑,不過,少女顯然也經過陣仗,並不慌亂,「師父沒說別的,不過作為弟子,小女子還要代為解說一番,此譜起於師父當年居長安趙府時。。。。。。」

「始譜於師父游延州邊塞,出潼關時有感,續譜之,後臨江游赤壁,再續之,直至今日,游隆中武侯故地,又續之。。。。。。。」

「師父說,此曲當有三闋,共十七小節,第一節,從軍行,第二節,乘風,第三節,辭帝闕,第四節,關山飛渡,第五節,邊城嘯月,第六節,營中金鼓,第七節,靖胡塵,第八節,望鄉,第九節,閨怨,第十節,凌煙台,第十一節,黃金縷,第十二節,天下平,第十三節,繁花盛,第十四節,白發生,第十五節,英雄血,第十六節,青史名,第十七節。。。。。。。挽曲。」

「之前師父所奏,乃靖胡塵與閨怨雜之。。。。。。此也為殘譜,卻為師父半生心血所聚,望岳公。。。。。。珍之重之。。。。。」

少女已離去多時,屋內卻寂靜無聲。

辭帝闕,關山飛渡,邊城嘯月,營中金鼓,靖胡塵,望鄉。。。。。。。。青史名,一連串的名字,幾乎道盡豪傑一生,不由讓人神思恍惚。

老者在迫不及待的查看曲譜,嘖嘖連聲。

已經大略回復了平靜的龐瀾,目光閃爍,此時輕聲道:「真真奇女子也,此曲若成,當不讓古人專美於前。。。。。。。。不過。。。。。。此曲應為那位趙柱國所做無疑,曲目也正與其人所經契合,而今以殘譜遺我淮右,怕是。。。。。。雲台英雄了得,可與趙柱國爭鋒,而不讓其人,才讓此女動了贈譜之心。」

岳東雷沉默無言,他做夢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會在年近五旬之時,於此時此地,遇到如此一位女子。

既有秦川女子之剛烈,又有江南女子之溫婉,相聚短短半日,便已讓他再難忘懷。

其實,臨別贈譜之意,他根本不願細究。

因為他本來就明白,贈譜於他,怕是那女子根本不願欠他人情,隱有決絕之意,不涉其他,這正是此女性情中最為他所欣賞的地方,驕傲而剛烈。

明白了這一點,追究其他,就沒什么意義了,他留不住那女子,也不願強留,知音難覓,不管那女子做何想法,他都覺得,他能明白那女子的每一個心意,那么,他便是那女子的知音,如此而已。

龐瀾所言,讓他心中多有不喜,此情此景,還要聽那勾心斗角之言,龐某人那張臉,在他眼中,不由變得分外可憎了起來。(未完待續。。)i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