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大案 二(2 / 2)

將血 河邊草 1513 字 2020-11-21

光祿寺的賬目不禁查,除了光祿寺的大人們大筆一揮,多報損耗之外,來往之間,收受禮物,在光祿寺也早已乃是平常之事。

有些人更是借助皇商之手,暗中當起了商人,名下酒樓,茶園,屋舍等等,都在漸漸增加,怎么來的,那還用問嗎?

當然,此時的光祿寺,還沒有糜爛到明末清末那么觸目驚心,操作起來,也更加的謹慎和隱秘,還沒有形成大家心照不宣的「規矩」。

但只要繼續細細追究下去,糟爛事兒也絕對不會少了。

這個府里,收了歌姬,那個府里,弄了幾張字畫,至於順手拿點皇家的東西,那都不是事兒。

這么一來,宮里的太監也沒好了。

幾個代皇家監察供物的大太監,自縊了兩位,剩下的都被拿下,由皇後娘娘親自問詢……

相互攀咬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宗府那邊首先就有皇親國戚吐了口,大理寺那邊又多了幾位犯人不說,其他光祿寺犯事官吏也沒堅持多少時候,紛紛寫下供狀。

當官的最怕其實就是這種情形。

無論是審案的,還是被審的,一下就都痛苦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此事已成大案無疑,雖然現在還局限在光祿寺一處,但誰也不知道,此案到底會牽涉出多少人來。

畢竟,皇供之事,地方上也要參與,光祿寺壞事的官員多了,地方上也絕對逃不開干系。

既然光祿寺少卿這樣的人都陷進去了,牽涉出一個或者兩個布政使來,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這還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始作俑者,都已經松了手,就等著看人頭落地的戲碼了。

不過此時,成武皇帝陛下終於顯現了他仁慈寬厚的一面。

到了成武七年八月末尾,巒平公主駙馬悄然進了大理寺牢獄。

支開獄卒,來到關押大理寺少卿劉景堯之處,低聲只說了一句,「劉大人,你做的事情你自知之,公主殿下仁慈,不欲牽連過多,望你好自為之。」

劉景堯自然不會認為他口中的公主是指巒平公主,巒平公主,是靖佳公主的姐姐,雖說同父異母,但兩人來往甚密。

如今這位駙馬傳來口信,那么也就是靖佳公主的意思了,在這個上面,沒有人會比他更清楚。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劉景堯已經絕望,同僚相護,已經指望不上了,唯一還存著的一點希望就是,能保住自己家族不受牽連。

但駙馬沒給他講條件的機會,說了一句便徑自走了。

宦海沉浮多年的劉大人明白,自己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這個時候,若還舍不得自身,那么,自己很可能會暴斃於獄中,家族也將受沒頂之災。

於是,這位為情所害的劉大人,在牢中折騰了半晚上,狀若瘋狂,最後,咬破手指,寫下一首纏綿悱惻的七言絕句,然後抽出腰帶,往大牢的鐵門上一掛,就此殞命於當晚。

而這位駙馬爺又去到幾個攀咬最烈的人那里,說了些話,出了大理寺牢獄,駙馬爺馬不停蹄,又去了宗府,照舊如此行事一番。

當晚,大理寺少卿劉景堯自縊於獄中,之後,長安劉氏抄家,男子皆配西涼,榆林,大同等處,以為罪役。

女子皆發賣為奴。

又是一家人妻離子散。

但無論是靖佳公主,還是趙石,對此都不會太過關注,更不用提什么憐憫之心了。

當事情發作,結果其實就只能是一個。

他們都是真正的上位者,經歷的多少大事,以及長安城中的風雲變幻,斷不會被眼淚和哀嚎所打動。

後續的事情不用一一細表。

抄家的抄家,滅族的滅族,去守黃陵的守黃陵,去到皇庄上種地的去皇庄種地。

光祿寺一案,很快審結,接下來倒霉的就是皇商了。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了商人地位的劣勢。

官員們或許還能掙扎一下,這些商人嘛,卻只能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而已。

這個時候,因有心之人的引導,很快便牽連到了劍南路蜀商頭上。

其實,不算冤,他們在京師設下會館,讓很多人感到了不舒服,他們實際上也是光祿寺一案擴大的誘因之一。

牽涉到的蜀商不是一位兩位,因為本來蜀中就是皇家供物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面對有目的的攀咬,劍南路蜀商開始陸續遭殃。

而商人們一旦牽涉到這樣的案子里,下場比那些官員要凄慘的多的多。

抄家滅族是題中應有之義,區別只在於滅的幾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