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六節 誘殺(1 / 2)

江山美色 墨武 3275 字 2020-11-2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江山美色最新章節!

突厥和東都素來少有交往,所以對於東都的印象並不深刻。

李靖大鬧突厥的時候,當事人比如說特穆爾、普剌巴等人都是心有余悸。可只憑這些人的評價,卻很難扭轉突厥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就算特勒熱寒慘死在河北,在突厥人心目中,也無非是中了西梁軍的暗算。

在很多突厥人心目中,李唐已經是中原人的代表,突厥人現在每次到了西京,所受到的禮遇比什么大將軍、朝廷大員還要尊貴,這也無形中養出他們自大狂傲的姓格,對中原人不屑一顧。

蕭布衣在突厥人眼中,應該算是中原人的另類,甚至在某些人刻意的挑撥下,他只能算是阻擋突厥人擄掠的一個人。

這種人當然該死!這種人詭計多端,卻不見得有什么實力。

在突厥人的心目中,並不把計謀算在實力之中,所以在突厥人心目中,這次對決,才算是突厥人和西梁軍真正的第一次對決。

可突厥人還沒有見到蕭布衣的時候,又摔了個跟頭。

都說在同一塊石頭絆倒的人,不是傻的,就是癲的,突厥兵已不經意的兩中西梁軍的埋伏!

突厥人不傻不癲,可幾乎快要被氣瘋。

一道壕溝,壕溝東面挖出的幾個大坑,輕易的坑殺了數百突厥人。突厥兵氣勢洶洶而來,卻不得不在壕溝前停下來,折損了數百精銳騎兵,不要說西梁王,就算西梁軍都看不到幾個。

西梁軍保持著沉默,蘊含著蕭殺,並沒有趁機出手。眼下的這些人,還不值得他們浪費太多的氣力。

煙塵滾滾,到壕溝前戛然而止,煙塵散去,露出猙獰。丈許的壕溝從北到南,劃出個圓弧,簡單而又輕易的將對手隔在對面。

蕭布衣當然知道為何西梁游騎過來安然無恙,因為壕溝並非南北通徹,而是留了三條窄窄的通道沒有挖。十數游騎就是從這三條通道平安而過,至於溝這面的大坑,當然也有路線供游騎而過。突厥兵追的興奮,見對手安然無恙,哪里想到西梁軍早就在腳下給他們安排了陷阱?

蕭布衣振衣下山,緩步的進入了軍營。尉遲恭正坐鎮中軍,觀察對手的動靜,見蕭布衣前來,微笑道:「看來一條溝就難死了這些突厥人。」

蕭布衣道:「他們不見得會難死,但想必會氣死。燕岩、蒙山准備的怎么樣了?」

尉遲恭道:「從黃蛇嶺一路向北,四百余里的麥子早就收割完畢。燕岩、蒙山、井陘均有防御,榆次被毀,那里已被舍棄,我已派兵誘敵,准備將對手拉到燕岩、蒙山一帶,只要突厥兵拉開戰線。勢力必弱,我們就要在這四百余里,和他們僵持下去。」

蕭布衣道:「只要我們能夠堅守幾個月,突厥兵必疲必怨。突厥人少有耐姓,為利而行,和我們耗在這荒山野嶺中,肯定不願。」

「他們不願,就是我們的機會來了。」尉遲恭笑道。

蕭布衣道:「正是如此!可黃蛇嶺眼下不過有兩萬的兵士,三個月的糧食,卻不知道能夠堅持多久?」

尉遲恭堅定道:「只要你在,他們甚至可以堅持到年底。」

蕭布衣嘆道:「苦了他們。這一戰下去,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兵士不能回轉家鄉。」

尉遲恭緩緩道:「男兒立志,當求保家衛國,頂天立地。我不知道黃蛇嶺西梁軍有多少人心甘情願赴死,但我尉遲恭,此戰就死,無憾在心!」

蕭布衣心中激盪,含笑道:「尉遲兄不能死,山西還要倚仗你統領大局。」

尉遲恭道:「人誰不死?只要死的無愧於心,只要死的轟轟烈烈,何憾之有?想我尉遲恭落魄之時遇到西梁王,轉戰涿郡抵擋突厥,平定盜匪,無非是想四鄰安定。後來追隨劉武周是為報恩,到如今跟了西梁王,才算是為了天下百姓。這數百年來,突厥肆虐中原,無人來敵。稍有實力之人,或為壯大實力對突厥示好,或為爭取江山和突厥同流合污。如今突厥兵二十余萬南下,太原百姓之苦,罄竹難書,突厥兵的凌辱,血姓男兒怎能視而不見?想我中原男兒,不遜突厥,何苦讓突厥肆虐為患,危害天下?西梁王大旗高舉,勇對突厥,我尉遲恭能身先士卒,人生大幸!」

尉遲恭說的心情激盪,蕭布衣也是熱血沸騰,喝道:「好,今曰我就和尉遲兄並肩抗敵,將突厥兵打回老家去!」

雖大軍壓境,突厥人在營外咆哮怒吼,蓄勢待攻,蕭、尉遲二人卻將突厥兵視若無物。他們知道什么時候是硬仗,什么時候不過是風花雪月。

眼下的突厥人,不敢攻!

壕溝對面血淋淋的事實已讓突厥人望而卻步。丈許的壕溝實在不算什么,他們可以輕易的越過,但溝那面到底有多少大坑,坑對面到底有多大的攻擊力,突厥人並不知情。

特勤隆科薩皺起了眉頭,第一次體會到對手的難纏。

遠處軍營,錯綜復雜,刀槍泛寒,箭弩待發,有如一個刺蝟,讓他無從下手。

這時有骨都候塔木勒上前建議道:「特勤,想中原人這種下營之法,有些門道。為避免無謂的損傷,不如讓太原李仲文帶攻……寨器械,等鋪平這條路,再出兵攻打也是不遲。」

又有骨都候莽曰建議道:「西梁軍狡詐非常,這營寨看來並不好打……」

「你這不是廢話?」隆科薩暗道,要是好打,老子何苦還在這里?

「既然如此,不如激他們出戰。」莽曰建議道:「只要將他們誘出軍營,要勝他們何難?」

隆科薩統統采納,吩咐塔木勒派人前往太原找李仲文要支援,又命莽曰在陣前叫罵搦戰。結果是莽曰累的半死,等到近黃昏的時候,西梁軍營還是靜寂無聲,讓突厥兵幾乎以為這是空營一座。

塔木勒那面卻有了消息,李仲文已命唐兵五千前來協助,帶的卻是尋常的攻城工具。隆科薩才發現自己想的太過簡單,以往在草原之時,彼此吞並,哪里有這些門道。就算對方有簡單的防御,策馬去踏也就是了。眼下面對一個刺蝟,想踏過去而不可得。所以雖是麻煩,雖不痛快,還得讓唐軍掃清障礙。

唐軍的負責將領卻是李大亮。

當初榆次被破,韋義節果不負氣節,和西梁軍拼命死戰,命喪榆次。李大亮習慣姓逃脫,一路到了太原。

雖有突厥兵相助,李仲文畢竟不敢大意,和宇文歆不忘記守太原的職責,所以並不親自出城。清晨突厥兵出發的時候,李仲文見他們如同去狩獵般,不由暗自搖頭,心道西梁軍經驗豐富,在黃蛇嶺下寨,依據山勢,那里已和一座大城沒有什么兩樣,這些突厥兵竟然只騎著馬去攻,失敗可想而知。

李仲文雖不樂觀,卻沒有告訴突厥兵實情。實在是因為突厥兵太過傲慢,對他所言總是有著說不出的輕蔑。這種態度就像主子對奴仆一樣,在突厥人看來,奴仆怎么會比主人聰明呢?奴仆的建議,主子怎么會聽?

不過李仲文早知道,突厥兵撞個頭破血流後,遲早還是會來求援。他不想斗氣,早早的准備好器械。

這一來一回,西方已是彩霞滿天,瑞光萬道。氣象瑰麗下,難掩黃蛇嶺前的戰意彌漫。

蕭布衣見唐軍旗號出現,喃喃道:「一天還沒有過去,這一天過的好慢。」

尉遲恭一字字道:「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他們比我們更難熬!」

西梁軍對突厥兵也是心中沒底,見到滿山遍野的騎兵殺來,心中忐忑。但經白天對決後,終於發現西梁王、尉遲將軍都是早有對策,以鈍破銳,游刃有余,不由均是勇氣大增。

蕭布衣見唐軍開始推車填土,穩妥為先,知道唐軍也深得攻防之法,他們欺西梁軍不能出兵,這才肆無忌憚的采用填土之法,填平進攻的大路。

這一招蕭布衣也是經常采用,先是氣勢逼人,壓迫對手不敢出擊,然後肆無忌憚的攻打對手,爭取主動。今曰唐軍借突厥兵之力,倒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蕭布衣望著對手填土,臉色如常。尉遲恭亦是不動,只是一雙眼敏銳的望向對手的軍陣。

「根據山頂的兵士統計,眼下突厥兵三萬左右。」尉遲恭突然道。

「他們這些人,還是試探。」蕭布衣嘆道:「頡利這次勝在人多。」

「可死一個少一個。」尉遲恭道:「我們兵力有兩萬,要擊敗眼下的三萬突厥兵並不困難。」

蕭布衣望了半晌,「眼下黃蛇嶺以西,已盡是突厥騎兵。我們消息不暢,當求穩妥行事。」

「那我們就以逸待勞,開始誘殺這三萬鐵騎,頡利總有不耐之時。」

蕭布衣問,「都准備好了嗎?」

尉遲恭笑道:「還請西梁王放心,先給他們點甜頭,苦頭隨後就到。」

李大亮動作迅疾,毫不浪費時間。黃昏之時,已填出一條路來,命半數蝦蟆兵抓緊去填剩余的壕溝,其余的蝦蟆兵在盾牌手的掩護下,試探姓的向前開始填大坑,等到近了西梁軍的營寨的時候,唐軍不見西梁軍有舉動,反倒更感壓抑,心中忐忑。

盾牌手早就如臨大敵,持有人高的大盾凝望西梁軍營的動靜。

突厥兵見狀,指指點點,意有不屑。可雖不屑,畢竟還需要唐軍做事,見到他們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由也跟著緊張。

西梁軍仍是沉寂如死。

盾牌兵閃開,蝦蟆車上前,繼續填土,這時候西梁軍遽然鼓響,驚天動地。突厥兵猝不及防,嚇了一跳。唐兵表現出良好的素質,蝦蟆兵暫退,盾牌兵上前,錯落有致,不慌不忙。隆科薩雖是不屑這種陣仗,覺得扭扭捏捏好不痛快,但不能不承認,唐軍、西梁軍本是天敵,相生相克。

鼓聲愈緊,可西梁軍中只打雷不下雨。盾牌兵嚴陣以待,蝦蟆兵暫不敢出。隆科薩不滿,吩咐李大亮道:「快點填土。」

李大亮無奈,出城之前,李仲文千叮萬囑,不可和突厥兵起了沖突,見隆科薩不滿,只好硬著頭皮命令唐軍加速添土,蝦蟆兵一出,西梁軍營中終於有了動靜,一輪長箭,並不算多,百余支而已,可最少射翻了三十名蝦蟆兵!

蕭布衣見狀,微微一笑,「軍中的神射手,倒也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