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魂歸故里(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28 字 2020-11-24

過了一會兒,用竹竿和繩子串在一起的一隊隊土司兵俘虜,被將士們驅趕過來了。他們「嘰里哇啦」地哭喊著,亂糟糟一片,卻沒法跑,慌亂之中綁成一串的人們實在難以協同,他們跌跌撞撞地被趕到了路邊。

這時三長排明軍步卒開始斜對著天空「砰砰砰砰……」地放火銃、當作鞭炮來用,齊鳴了三次。

馬上就有許多拿著長短不一砍刀的將士沖過去,對著俘虜們的腦袋開始劈|砍。

一時間路邊簡直是鬼哭神嚎,慘叫四起,血淋|淋的頭顱在地上亂滾,空氣中很快一股作嘔的血腥味彌漫開來。

將士們把砍下來的頭顱,都堆放供奉到了路邊,然後灑上冷酒。

朱高煦翻身下馬,在將士們的簇擁下走到了路邊上。他展開手里的紙,看了一遍,便大聲念道:「冤仇得報,亡者瞑目。魂兮歸來,回家鄉啰……」

「回家鄉,回家鄉啰……」無數明軍將士一陣喧鬧,對著陌生的山林吶喊,好像在喊未知的東西。

喊聲很大,此起彼伏在山林中回響。於是大伙兒覺得被屠|殺的軍民冤仇得報,魂魄能回去了,無數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神情。畢竟生在世上的時間有限,魂魄卻是不滅的,至少活人們非得這么認為。

一上午野|蠻又有效的儀式安撫了人心,送葬的隊伍到達十幾里地外的孟養司治所。那座「罪惡之城」已燃起了通天的大火,整座城都被明軍焚毀。

被屠|殺在村寨的軍民、戰死的將士,棺材都從火災彌漫的孟養司經過。隊伍浩浩盪盪,人們無不側目觀看著那巨大的「篝火」。

思行法被綁在馬背上,看到那座城池在大火和濃煙之中毀於一旦,嚎叫掙扎著從馬背上摔落下去了。他躺在地上仍在喊叫,滿臉淚痕,卻沒有人理會他。人們只是重新把他按到了馬背上。

……孟養軍俘虜並沒有被殺光,朱高煦下令把他們都放了,還叫人在大金沙江畔准備了竹筏,好讓俘虜們坐木筏過江,到大金沙江以西的地盤去找思氏剩下的人馬。

朱高煦當眾叫刁雅翻譯他的話,告訴土人們,「思氏叛亂,平亂之役勝負已定。思氏剩下的族人若想修好,咱們還是可以談的,本王說不定還能把思行法也放了。」

聽到要放思行法,趙平最先轉頭過來,但他終於沒說出話來。

等大伙兒回到軍營,王斌等人忙勸道:「思行法罪大惡極,王爺不必對他仁慈。」「若將思行法獻俘於京師,必得聖上之心……」

朱高煦回顧左右大將,不動聲色地說道:「我聽說思行法還有個弟弟,已經成年了。便是我願意放思行法,他的弟弟願意咱們把人放回去嗎?」

諸將聽罷恍然,皆拜服在朱高煦的謀略(套路)之下。

這次朱高煦沒有派使者去議和,思氏卻主動派人來了。

使者是思行的二弟所派,要求密見漢王。使者悄悄提出要求,請漢王不要放走思家大哥;因為二弟思任已經受族人推舉,成為了新的領。

朱高煦准備答應新領思任的要求,於是雙方重新開始言和。

思氏承諾不得襲擾大金沙江以東的村庄、礦場;孟養司治所西遷,並統|治大金沙江以西、以北,到那加山山區的全部土地。

漢王及雲南官府同意思氏占據現有的地盤,認可思任為孟養司領;待孟養司遣使入京朝貢之後,由大明朝廷正式冊封思任為孟養宣慰使。

雲南官府承認永樂二年初、簽押的盟約,即每年支付思氏八百兩白銀,具有所有翡翠礦石的專買之權。一旦思家再次挑起沖|突,分利就會停止支付。

……雙方死了無數人,耗費人力軍費無算。思氏丟掉了大金沙江以東地形平坦的高原,結果還是只能每年得到八百兩白銀的礦場分利,流血沖|突並沒有讓他們多得一分好處。

明軍如果僅靠自身兵力,想要完全滅掉孟養司,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漫長的時間、長期的軍費開支。

何況,就算孟養司被滅,這邊的漢人太少,最後孟養司地盤也只能由周圍的土司勢力瓜|分。緬甸的實力不是更大了?

此時朱高煦已不想再繼續與思家開戰,無休止地影響翡翠礦石的挖掘。他也希望自己的作為,能叫這蠻荒之地的各方,都能習慣遵守一些規則……不然下場就是誰都撈不著好。

原來簽押的條約,依舊沒有甚么改變。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