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30 字 2020-11-24

笑聲在山間此起彼伏,又有火銃的聲音夾雜其間。一排接一排明軍俘虜被推到城牆上,有的跳下了城樓摔個半死,有的被火銃抵著臉斃|掉。

只有山谷大路上的幾千明軍將士沒笑,大伙兒眼看著自家的官員、軍士被侮辱|虐|殺,誰還笑得出來?

多達三四千人的人群里,甚至連一句說話聲都沒有,他們被夾在山谷中間嚴陣以待,沒人吭聲。許多人臉上只有憤|怒。

旁邊的弓弦拉開出「喀喀喀……」的顫音,黃中卻伸手往下做了個手勢,他深吸了一口氣,神情復雜地望了兩眼城樓上的人,說道,「傳令,後軍作前軍,慢慢撤退!」

……雲南府城,朱高煦最先得知了在安南國芹站生的事。這已是十天之後,年關已過了。

昆明城還籠罩在過年的氣氛中,到處都張燈結彩,空氣中飄散著忽遠忽近的鞭炮聲。

朱高煦的反應,也是目瞪口呆,他坐在那把紅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他一時間有種不真實感,但摸著手里黃中的書信,頗有質感的宣紙十分真實,上面的文字也描述得相當之詳細……不得不叫人相信,這確實是十天前生過的事!

並非此事嚴重、他被震驚了,畢竟朱高煦到明朝以來,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也不少;而是他無法理解安南國胡氏,再次開始質疑自己的思維。

千算萬算,朱高煦真是連想也沒想過,安南國會這么干!

身邊還站著兩個長史、兩個護衛大將、一個宦官,幾個人都瞧著朱高煦一愣一愣的表情,一副好奇的模樣。

朱高煦見狀,便把手掌拍在宣紙上,往前一推,「都看看罷。」

文武官員數人傳閱罷,都感到很震驚意外。朱高煦這才放心了不少,至少不是他一個人這么個感受。

李默道:「這消息報到朝里,恐怕不能善罷了。朝廷會如何處置此事?」

朱高煦漸漸平靜下來,說道:「還能如何處置?各自准備兵器,戰場上相見了。」

李默又沉吟道:「胡氏父子此番作為,有何緣故?」

朱高煦道:「可能覺得活著太累罷,還是去地府見列祖列宗舒坦!」

幾個人聽罷面面相覷,有人想笑又覺得不合時宜,憋住沒笑出來。

朱高煦倒不是想開玩笑,他此時只能這么推論胡氏的動機,才勉強能把眼前的事說得通,這樣才合乎情理。

「等朝里知道了消息再說。」朱高煦揮了揮手。

幾個文武紛紛抱拳作揖,告退而出。

朱高煦良久沒動彈,思緒依舊很亂……雖然上次思行法的所作所為,就給他上了一課。但安南國不算個小國,他仍然不願意相信,能執掌國|家大政的人,會如此兒戲?

或許,世人想事兒的角度、看重甚么東西的價值,還是與朱高煦有很大差異的。

他又重讀了一遍黃中的書信,里面描述的一個細節,引起了朱高煦的興趣……

安南軍伏兵在離大路五十步以外,忽然火銃齊,明軍將士傷亡者甚眾?

朱高煦接觸過明軍的各種火器,其中的各式火銃、十步之外能打中人基本要靠運氣,而且距離稍遠,打披甲的軍士很難破甲。

這五十步之外的射程,還能殺傷「甚眾」,叫朱高煦感到有點蹊蹺。

不過此時有的官員喜歡虛報數目,就連朱高煦自己也不例外,上次他去打思氏,把護衛軍衛所軍全部算上、湊到一起還不到一萬人,卻號稱五萬大軍……所以黃中可能在信中把距離誇張了五倍也不一定;而且黃中被伏擊大敗,誇大一下安南軍的火器,也有想推卸罪責的動機。

朱高煦這么推測之後,還是覺得哪里不對。如果敵軍伏兵在十步的地方,那么多人快貼著臉埋伏了,再馬虎大意的人,又怎能完全沒有察覺?

他想了想,便提起筆寫了兩行字,招呼黃狗道:「把信漆封好,送到守御所。叫侯海派兩個人去,將信送給黃中。」

黃狗彎腰尖聲道:「奴婢遵命。」

那黃中走紅河河道返回,還是要經雲南。只消叫黃中到昆明城來,當面問問,事情必得真相大白。

朱高煦以前的學歷不高,很多見識都很零散。比如他知道棱堡這種東西,是因為玩過策略游戲了解過。但火|槍具體有些甚么種類,他卻沒接觸過,反正只知道有火|葯|槍這種東西。現在了解到更多,都是在大明朝軍中見識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