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22 字 2020-11-24

朱高煦在行轅門內踱來踱去,似乎在等著人。

不多時,果然一個戴著大帽的漢子進來了,正是王府護衛武將陳大錘。朱高煦馬上招呼他進門說話。

走進廳堂,朱高煦屏退左右,又帶著陳大錘走進里面的卧房里。陳大錘把大帽摘了下來,鞠躬沉聲道:「王爺,末將在玉器鋪逗留了好幾天,那幾個人6續都來過了。」

朱高煦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陳大錘小聲道:「最先來的是個個子矮小、面目白凈的後生,俺以前見過他。俺便問他,京師境況何如?後生道,軍國大事他不知道,皇城內外都很太平,不過聽說皇後卧病有幾個月了。」

朱高煦心里清楚,那個後生正是杜千蕊的弟弟杜二郎,現在在錦衣衛當差,化名為楊勇。他母後的身子一直不太好,不過聽起來現在更嚴重了。

陳大錘接著道:「第三天來了另一個人,乃駙馬的兒子王貞亮;又過了兩天,還來了個年輕文士模樣的人,都是末將見過的。俺問他們同樣的事兒,他倆的話也差不多,說是最近上朝見過聖上,朝中經常在爭議安南國之事。」

朱高煦聽罷松了口氣。

他本就是皇帝的兒子,京師也算他的家。可是不知為何,幾年沒回來過了,竟有幾分陌生感;又或是要見父皇朱棣,他忍不住感受到了壓力,所以有點謹小慎微。

朱高煦道:「陳把總去罷,歇口氣,明日一早咱們就進京!」

陳大錘抱拳道:「末將遵命。」

……次日一早沒出太陽,天上的雲層很厚,好像要下雨,卻還沒下來。

不過沒有了盛夏的火辣陽光,路邊來圍觀的百姓就更多了。一部分京官迎出了京師十里地,朱高煦換乘名叫「象輅」的豪華大馬車。

護衛精騎衣甲鮮明,鐵騎開路,大路上只見頭盔上的紅纓晃動,非常漂亮。隨後的儀仗迤邐而來,陣仗極大非常繁復,有各種牌、傘、蓋、杖、旗、刀劍禮器,鼓、鑼、管、銅角等樂器,看得人眼花繚亂。

朱高煦便是親王,但他自己都搞不清楚這些排場儀仗的規矩,如此復雜,誰有心思仔細地一一理會?所以有時候一些文官彈劾他逾制、便是禮儀規格了,他也感到非常無奈;根本就看不懂,他怎么知道逾制沒有?偶爾長史府的文官會提醒,但顯然長史府文官也不是每次都能現問題。

朱高煦現在乘坐的這輛馬車十分豪華,馬車前後還有黃色傘和蓋,就像是天子車駕一樣!區別只是馬車上的裝飾不同,傘蓋上的花紋有細微差別。甚至他身上穿的團龍袍服,圖案和皇帝穿的一模一樣,只有顏色不同。

儀仗之後便是甲兵環繞的一行囚車,裝著胡氏父子及其重要大臣罪|犯。征安南國之前,朝廷很重視輿情,激起了朝野官民對胡氏逆賊的憤恨唾棄。此時胡氏等人進京,大路兩邊民情激憤,非常喧鬧嘈雜,許多人還往囚車上扔東西。

朱高煦挑開車簾一角,看到有些人罵得特別凶,怒不可遏的模樣,好像胡氏逆賊是他們的殺父仇人、又或對他們的切身利害造成過甚么影響似的。朱高煦不禁心道:關這些人屁|事?

或許人們只是借這樣的機會,|泄平日里的其它不滿罷了。

一路人馬浩浩盪盪到達正陽門,前來迎接的官吏更多了,還有朝廷里的勛貴和部堂級別的大臣。朱高煦從象輅上走了下來,與諸文武見禮,便想走回馬車上。

就在這時,人群前面的官員金忠請上前說話。那金忠也是老熟人,舊燕王府的心腹謀士,而今已官職兵部尚書,朱高煦便招手讓他過來。

金忠走近了,旁邊的段雪恨警覺地觀察著金忠。朱高煦倒神情自若,他知道,這金忠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而且彼此早就認識了。

金忠站正了身體,道:「聖上有旨,囚車進城後先交給錦衣衛,待三司法定罪之後再處置,爾後昭告天下。漢王殿下一會兒從東華門進皇城,立刻去坤寧宮。」

朱高煦神色一變,小聲問道:「我母後……」

金忠道:「下官未曾去過後宮,無可奉告,只來傳聖上的旨意。」

此時周圍很嘈雜,朱高煦便簡單地行拜禮道:「兒臣領旨。」

金忠這時才從剛才的位置向旁邊走了兩步,作揖低聲道:「不過下官聽到些風聲,皇後鳳體似乎不虞。」

朱高煦一臉擔憂的模樣,不全是裝的,只不過他早就通過京師的奸諜知道這事兒了,金忠帶的話驗證了奸諜的消息可靠。雖然他對徐皇後的親情不是那么深,但徐皇後是個慈愛的人,有她在,皇室的親情就能多幾分溫情,所以朱高煦真心希望她身體能好起來。他急忙說道:「我一到皇城,立刻進宮去看望母後。」

他說罷重新上了象輅。前邊的精騎、儀仗繼續行進,朱高煦的大馬車也隨後從正陽門甬道入城,城門早已洞開,城門附近簡直人山人海,熱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