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073 字 2020-11-24

……於是大伙兒商議了大的對策。其一,秘不喪。待局勢稍定,移聖上遺|體於乾清宮,稱聖上龍體欠安,太子「奉詔」帶著人親自侍奉,每日照常進飲食。接著太子去坤寧宮與皇後商議,徐皇後是個很識大體提的人,只要爭取得到皇後的懿旨,便可召集滿朝文武、上殿喪。

太子在滿朝文武的勸進之下,一旦登上了皇帝位,一切話皆是聖旨,名正言順站住了大義,什么事都好辦了。

其二,以聖上身體不適為由,「詔令」太子暫行監國,召漢王進宮拜見皇後。

聖旨由太子親筆來寫(沒有官員願意干矯詔的事,哪怕到了如此關頭,實在是太嚴重了),然後用皇帝身上的那枚御寶。

洪武以來,大明皇帝有寶璽十七枚,在不同場合用不同寶璽。酉時前聖上還在御門聽政,出御門就到春和殿來了,身上還帶著一枚御寶。

然後太子妃張氏還說了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把整套方略制定完善。

……

「太子來了沒有?」奉先殿里傳來一聲極不耐煩的大喊,正是漢王的聲音。金忠如夢初醒,回過神來了。

金忠道:「派去請太子的人還走一會兒,現在估計還沒見著太子,漢王稍安勿躁。」

漢王的聲音道:「太子不在東宮?」

金忠回頭與郭資面面相覷,情知太子當然不在東宮。太子天還沒怎么亮,就在文華殿了;等漢王剛進宮不久,太子就乘車去了東華門傳聖旨調兵。

金忠道:「應該在文華殿罷?派去的人一問便知。」

漢王的聲音隔著奉先殿門喊道:「你們這幫人,處心積慮害我!」

金忠不想吭聲了。現在只等太子來,局面才能繼續下去。

此時此刻,金忠才暗自佩服太子妃張氏,覺得太子這個元配也是當然了得。

當時恐怕不止一個人覺得只要漢王進了宮,因為毫無防備,肯定會在文樓被迷翻。若非張氏提出設計第二道圍|捕的方略,剛才突然出現小宦官的意外,就極可能讓今天的布局毀於一旦!

不過現在可以放心了。金忠敢肯定,漢王再也沒有任何折騰的余地了。

若非想到聖上駕崩感到傷心,金忠就會露出笑容來……這漢王現在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奉先殿外面全是太子的人,太子拿著聖旨、有著長兄和太子的名分,他漢王有啥道理可講?就算他有道理,也無處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