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841 字 2020-11-24

錢巽被張輔出賣、被張輔毫不留情地送到了京師,淪為了階下囚,本來是死定了的人。錢巽如果能回到了漢王府,張輔在漢王府便多了一個死敵仇人!

如果張輔因不滿而有絲毫動搖,想與漢王再眉來眼去,這個錢巽恐怕會幫張輔「很多忙」……比如馬上把密事透露給京師朝廷之類的忙。

此乃斬斷張輔退路。

金忠反復思量:這才是徐輝祖想交易的內容?

……不經意間,金忠又想起了昨天的事,宦官海濤在朝里見面時說:皇後請諸位大臣一心為聖上謀事,不要因私怨而對魏國公有太多成見。

金忠等參與了東宮劇變的官員,當然不是投靠了皇後的人!當今張皇後也參與了那次大事,大家齊心一起為聖上操心,共同有過患難經歷,關系當然要比別人要近一點。

還有一點不太重要的原因,皇嫡長子是張皇後所生。所以皇後的話,多少是要考慮的。

就在這時,聖上的聲音道:「挨個說,讓朕聽清楚。」

御門內頓時安靜了不少,大伙兒漸漸整齊地站到了自己該站的地方,然後依次出列談自己的見解。果然支持兩種主張的人都有,許多人不太待見徐輝祖這個人,但也並不會立刻否決他提出的方略。

戶部尚書夏元吉直接反對張輔的主張:「重兵分割圍困兩個省,要多少人馬,一百萬嗎?要圍多久,數年?臣等從何處湊集到那么多錢糧?!」

而燕王府護衛百戶出身、而今是安遠侯的大將柳升道:「英國公奉旨征討安南國,所向披靡戰功赫赫,有其父之遺風;英國公還與叛王相處日久,更知其中利害。他提出分割圍困方略,聖上不可不察。」

陳亨之子陳懋也拜道:「英國公之方略,甚是穩妥。西南三省既貧瘠又崎嶇,若以重兵四面把守要害之處,叛軍想東出極其艱難……」

徐輝祖不滿地說道:「朝廷坐擁天下兵馬,如此會失氣勢!」

「金尚書。」聖上忽然點名對金忠說道,「你是兵部尚書,有何見識?」

金忠出列躬身一拜,說道:「聖上,臣以為雲南必定空虛,若輕易棄掉戰機著實可惜。而貴州城堅固,是一座屯兵重鎮,鎮遠侯顧成多年經營,絕非成都一般魚龍混雜;只要從湖廣及時調兵增援,貴州必難以被旬日攻破……」

他換了一口氣正色道,「魏國公所言亦不無道理,若是戰機當前過於保守、官軍以多數兵力仍逡巡不敢前,會讓不知情的人誤以為咱們真怕了那個叛臣!於王師之軍心士氣極為不利。」

聖上似乎點了一下頭。

金忠又道:「故臣進言,調動大軍,在雲、貴、川三省對叛軍施以泰山壓頂之重擊,三面大軍會戰!叛軍勢單力薄,在朝廷王師雷霆萬鈞的橫掃之下,必是螳螂擋車。叫那些慫|恿叛亂的亂臣賊子死無葬生之地!」

雖然金忠慷慨陳詞,但聖上依舊沒有馬上出聲。

上位沉默了許久,整個御門內都安靜了下來。此時此刻,雨聲再度襲進了廟堂之內,分外清晰。

「好!」朱高熾的聲音忽然出來了。

這一刻,金忠恍惚想起了宮中劇變那天,今上指著家廟奉先殿的大門,果斷下令將士撞開!

朱高熾道:「顧成、張輔二十余萬眾圍攻雲南,湖廣軍先抽調十余萬馳援貴州,待湖廣軍聚集妥善,立刻攻打四川!」他轉頭看向站在前列的徐輝祖,「魏國公,方略是你出的,你認為誰率軍馳援貴州妥當?」

徐輝祖出列抱拳道:「聖上,臣舉薦江陰侯吳高,老將持重用兵有章法。成國公朱勇,將門虎子,弱在年紀太小戰陣經歷不夠,可先為副將歷練沙場,今後必為聖上肱股之將;安遠侯柳升、寧陽侯陳懋最是能征善戰,居於吳高左右,可保貴州戰場萬無一失!」

除了戰|爭經驗豐富的吳高,朱勇、柳升、陳懋都是「靖難功臣」,他們幾個卻沒有統率大軍的經驗,沒法擔當過十萬人大軍規模的主帥,能分一份軍功便是相當好的事情了……而且這幾個人剛才是支持張輔的,徐輝祖馬上舉薦他們,充分表現了其以大局為重、以公心為大的態度!

朱高熾立刻說道:「善!再調兵部尚書金忠去湖廣常德府,坐鎮中間,調度糧草、聯絡各軍奉旨施行朝廷大略,以保前方無虞。」

眾人紛紛拜道:「聖上英明神武!」

……此役,戰火將波及至少三個省的地盤!雖然各個戰場根本不可能同時開戰,但雙方6續將會投入兵力、總共達九十多萬人!空前的大會戰,在大明皇帝金口玉言的旨意下,已無法避免、無法改變。

皇帝如此決心,已不願掩飾其心跡了,那便是對叛王的極度憎恨、厭惡,以及隱隱的恐懼。

門外的雨還在下,朱高熾的臉殷紅,他在陰沉的天氣下、瘋狂的沉默中,期盼著巨大勝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