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穿青人(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31 字 2020-11-24

「確是在京師。」朱高煦放下手里的毛筆,「不過我剛才最先想到的,卻是在北平那個除夕。興許是燕王府里那口水井,在晚上實在太可怕了,我對恐懼的東西印象特別深。」

妙錦沒說話時,那張嫵美的臉龐、也仿佛會說話一般。她剛才臉上帶著羞意的閃躲,此時又浮現出來更加豐富的神態,似乎有些感激、又似乎有些感嘆。

她的朱唇輕啟,剛想說話,不料門外先傳來一個聲音道:「稟王爺,『守御府』派人送信來了,剛到行營。」

朱高煦看了背對著門口的妙錦一眼,大聲道:「放進來,南司還是北司?」

來人答道:「回王爺,信使帶著南北二司的消息。」

所謂守御府,就是等同於錦衣衛的衙門。原來漢王府設了個奸諜機構,為了掩人耳目叫「王府守御百戶所」,朱高煦起兵後、便擴大規模改成了「守御府」,設南北二司;與朝廷錦衣衛的建制一樣……北鎮撫司負責刑獄和奸諜,南鎮撫司的職責包括研究兵器。

不一會兒,一個信使走進了門,行禮把東西呈上。除了書信,居然還有一支布包好的火銃。

必定是南司研制的新火銃!朱高煦興致勃勃地拿出來瞧,看了一會兒,他很快就露出了失望的表情。這不是新奇的東西,而是把從安南國繳獲的「神槍」仿制出來的。

這玩意,雖然比明軍的銅火銃打得稍遠,但所使用的箭簇、制造卻比銅火銃的彈丸更麻煩……而且還有個很大的缺點,箭簇的穿透力反而不如彈丸,大概是箭簇出|膛之後不能旋轉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沒有膛|線?

最大的問題還是安南國的「神槍」、與明軍的火銃相比,沒有本質的區別;照樣是鑄造的銃管、照樣要用明火來點。

朱高煦揮了揮手,叫信使先走了。他悻悻放下火銃,轉頭問道:「妙錦剛才想說甚么話?」

「忘記了。」妙錦的神情恢復了平靜。

朱高煦看了她一眼,也不強求。

他坐了一會兒,便指著桌子上的火銃道,「漢王府不能只去仿制,還得自己創造。像這種玩意造出來了,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以大明各地的工藝,敵軍也很容易能仿造出來。」

他提起毛筆,拿過來一張白紙,要給南司回信。但他提起筆時,又很快放下了。

朱高煦想起軍士們放火銃的姿勢,一直就覺得很奇怪。就好像端著長|槍一樣,位置在胸口附近……這與朱高煦從各種影視、軍訓中經歷的放|槍姿勢完全不同,他的印象里以為打|槍是要用眼睛瞄准的。

而明軍的姿勢,完全沒法瞄准,這是火銃命中率很低的原因之一;但將士們又無法改姿勢,因為放火銃的時候,還得騰出一只手來點引線,只好先夾在腋|下了。

朱高煦尋思了一陣,便在回信里寫出來,要求南司想辦法試驗、改變一下火銃的點火裝置,以便能雙手拿銃瞄准。

他接著又忙著撕開北司的信,說道,「我看完這封信,咱們到附近走走。」

「大戰在即,漢王應以大事為重。」妙錦輕聲勸道。

朱高煦笑道:「我在除夕的下午、花一個時辰與妙錦散步,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戰敗罷?」

妙錦聽罷,明亮的杏眼里也露出了笑意。

朱高煦展開信一看,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他抬起頭道:「瞿能果然很有眼力,湖廣的敵軍要增援貴州了,統帥是吳高。」

「江陰侯。」妙錦回應了一句。她出身官宦之家,對位高權重的那些舊臣,她仿佛如數家珍。

朱高煦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沒再吭聲。

他尋思,吳高肯定要走「入湖廣道」那條大路來貴州。

朱高煦有經驗,率大軍走過烏撒達瀘州道、現在又走渝播間道。這種動輒好幾百里上千里的調動,大軍走幾經修繕的官道大路,安排稍微不妥就容易擁堵、或軍需補給不善;在西南山區進軍,沿大路行軍尚且如此,若是另辟蹊徑很難不出問題。

「漢王還要出門么?」妙錦的聲音道。

朱高煦點了點頭:「剛才說好了的,走罷。」

妙錦道:「我去取一下帷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