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論講道理(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53 字 2020-11-24

郭資從四川長途跋涉回京,十分疲憊,但他身體好生生的,一直沒有被拷|打過。

回京當天,郭資就接到了聖旨,讓他即刻到乾清宮東暖閣覲見。

郭資來不及與朝中同僚好友聯絡,忙著換好了官服,便奉詔進宮面聖。

他一路走到了乾清宮東暖閣。被宦官帶進去時,只見里面除了聖上,還有袁珙、楊士奇、楊榮、楊溥四個大臣,以及宦官海濤,都是聖上的心腹,也是郭資認識的人。

郭資情緒激動,跪伏在地哽咽道:「臣叩見聖上!臣有負聖上重托,未能守住成都城,罪該萬死!」

君臣分別已近一載,但皇帝朱高熾的聲音似乎很冷靜,「郭部堂平身。成都城失陷,乃因華陽郡王與蜀王府護衛武將勾結獻城之故,朕已派人查清了。奸人投敵,此事不能怪罪於郭部堂。」

郭資謝恩,又道:「臣有失察之罪!不過那華陽郡王何時私通漢王,臣事先連一點風聲也沒聽到,礙於蜀王之面,更不敢隨意查他……」

「朕知道了。」朱高熾的聲音道,「朕想問郭部堂,你落入高煦之手,都說了些啥?」

郭資愣了一下,躬身道:「至始至終,臣未向叛王說過半點事!」

朱高熾沉吟片刻,說道:「去年高煦進皇宮,在文樓見過你。有關俺父皇太宗皇帝駕崩之事,高煦應該會問你罷?」

郭資漸漸覺得有點不太對勁了,實話實說道:「叛王剛進城便問了此事。朝廷既有定論,臣當然至死不會說出半句!臣只言道,先帝駕崩、必與聖上諸臣無關;聖上登基之前已貴為皇太子,諸大臣亦是飽學之士,德才俱備、深諳聖賢之道,知情理、明是非,豈能與此大逆不道之事相干?」

朱高熾問道:「高煦怎么說?」

郭資道:「回聖上,叛王應該信了。事實確是如此,道理也十分明了,叛王不得不信。」

朱高熾道:「你還說了甚么?」

郭資拜道:「沒有了,聖上明鑒!叛王忙著帶兵謀|反,他只見了臣一面,便再也沒理會臣。聖上可叫宮人察驗,臣身上沒有一點傷!那些要緊之事,臣未經拷|打,更不會輕易招供!」

若論講道理,郭資還是很擅長的。

他之前見到漢王,兩句話就說服了漢王;現在又只抓住沒被拷|打一點,就幾乎說服了當場的所有大臣們。楊士奇、袁珙都下意識地輕輕點了頭。

朱高熾忽然說道:「那高煦怎會知道先帝崩於中毒?!他從何得知?」

「啊?」郭資剛松一口氣,臉上馬上一變,吃驚地復問,「叛王怎會知道此事?」

袁珙開口道:「聖上下旨將郭部堂換回來,用了十幾個人!漢王如此得寸進尺,便因他叫張鶴帶話,咬定先帝崩於中毒!」

郭資神色蒼白,拜道:「此事恐怕有詐!臣指天誓,絕未說過先帝中毒之事。」

袁珙小心翼翼地說道:「聖上,此事或許確非郭部堂泄|露。郭部堂為人忠直,沉穩有智謀,未到萬不得已之時,不至於說出那種事。」

郭資埋著頭,聽到這里,對袁珙心懷感激。

朱高熾道:「那應該是誰說出去的?」

東暖閣里沉默著,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郭資更無法解答,他在此之前一直被關在成都,甚么也不知道……何況現在他的嫌疑是最大的,誰叫他落入了漢王之手?

片刻之後,郭資忽然想到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漢王所稱先帝中毒,如果確實是詐,那漢王豈不是已經得逞?聖上答應了那得寸進尺的要求、便是中了計,反被漢王詐出了中毒之事!所以此事得要怪罪聖上了……

郭資覺得自己身為人臣,不該讓聖上擔罪責。可是郭資擔得起么?那是出賣自己人的大罪!

郭資小心翼翼地輕輕抬起頭,從余光里瞧了一下聖上的臉。此時的朱高熾神情十分復雜,似乎在惱羞與疑惑之間徘徊著。

良久之後,朱高熾終於開口道:「郭部堂總算是回了朝,此乃一件好事。你依舊到戶部去任尚書,改日再議罷。」

幾個大臣一起拜道:「臣等謝恩,請告退。」

……朱高熾叫宦官海濤送大臣們出門,接著外面的宦官宮女走了進來,他又派人去將錦衣衛指揮使譚清召來。

等了許久,譚清入內,朱高熾招其近前,沉聲道:「譚將軍派一些人手,暗中看著郭資,看他是否與陌生人來往。」

譚清抱拳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