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近在咫尺(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51 字 2020-11-24

所以他現在腦子里記得,從平樂府到賀縣的驛道長度、官府的冊子上是二百三十里。

如果坐視吳高軍正常行軍,吳高將於五天後,即中秋節前後到達賀縣!盛庸軍主力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這或許也是吳高決策先走賀縣的理由。

一旦吳高到達了賀縣,他南下可以去廣東布政使司的廣州府;還可以先走山路去韶州府(韶關),然後去江西布政使司……

朱高煦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定下了此役的戰略目標,盡力殲滅吳高軍,最少應該把吳高軍驅趕去廣東布政使司方向!

否則湖廣的大會戰是不是應該打,就得重新考慮了。

朱高煦沉默了一會兒,依舊把盛庸的軍令給在場的大將們傳視。他接著看陳貞的奏報。

陳貞接替王斌兵權後,離著吳高軍將近一百里遠、尾隨行軍;他又把傷兵留在一個寨子里,留下一個百戶隊保護傷兵,率前鋒主力繼續向東進軍。等吳高軍離開樂平府城附近之後,前鋒軍便能與朱高煦的中路軍主力會合。

……八月十一日下午,朱高煦麾下的軍隊6續從浮橋渡過了樂川水。前衛王彧部未能在中午之前修建好浮橋,但也比他起初說的「最早晚上能通行大軍」提前了不少。

果不出其然,此時吳高軍還未全部渡過漓江,不過大部人馬已經到了漓江北岸。

這時兩軍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雙方的軍隊都位於平樂府城的東邊,中間隔著一道綿長的山脈;山脈西頭直抵漓江江畔。

6續有斥候就近回來了,到中軍稟報軍情。

朱高煦很快了解到,吳高軍一部人馬、已經率先占領了靠近城池那邊的一處山脈高地。

「去前軍傳令王彧,立刻進占城東山脈。在敵軍前鋒的東邊擇地立營,修建工事!」朱高煦當機立斷道。

「得令!」拿著令旗的親兵應了一聲,拍馬沖出中軍隊伍。

此時太陽已經偏西,朱高煦下令大軍各路人馬,選擇地方扎營;諸部今夜大概會在樂川水東岸的丘陵地、靠近前鋒軍營地的區域扎營修整。朱高煦又詢問了當夜值的武將,有關明哨暗哨與探馬的部署。

兩軍相距恐怕只有十來里地,情勢已相當緊張。不過,今天應該還不會爆大戰,吳高不可能下令十萬大軍晚上出擊;否則敵軍沒走到地方,可能陣型就亂了。今夜漢王軍只消防備敵軍奇兵襲營。

朱高煦安排了一陣,便帶著親軍騎兵,騎馬親自趕去王彧的前鋒軍營地。

他們爬上綿長的山坡路,來到東西延伸的山脊上。太陽已經快下山了,王彧的五千人馬還在忙活著挖溝壕、修土牆。

朱高煦先沿著山脊往西面看。官軍前鋒也在這道山脈上,就在西邊遠處;不過山形高低不平,在此地不能看見敵軍。

他的目光移動,望著南面。在腳下這道山脈的南邊,山腳下是一片狹長而平坦的土地,官道大路也在那里。

官道南邊,地形開始起伏,大量突兀的山矗立在大地上……這種突兀的群山,十分有特點,好像是石灰岩組成;朱高煦率大軍經過桂林府南部地區時,曾看到過類似的山形。

一道長長的山脈阻隔,南北兩邊的地貌便迥然不同。

「拜見王爺!」王彧趕了過來,執軍禮道。

朱高煦揮了揮手道:「你們盡快構築好營地,好叫將士們歇一陣。」

王彧抱拳道:「末將遵命。」

朱高煦又道:「你在此地,主要辦的事,是派人盯住吳高軍主力的動向。如果敵軍優勢兵力來攻,王將軍可伺機從山上撤離,向大軍主力靠攏。」

王彧點了點頭,說道:「末將明白了。」

……在漢王軍西南面僅十里地之外,吳高軍大搖大擺地扎營,顯然他這次並未有回避決戰的跡象。

朱高煦軍主力走出融縣那邊的山區後,地勢便比較平坦了,大軍行跡難以掩藏。何況兩軍已經追逐了很多天,此時吳高肯定已經搞清楚了、朱高煦大概有多少人馬。

吳高用兵小心謹慎、冒險精神不足,但他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擁有接近倍數優勢的兵力,沒有道理懼怕這樣的會戰。

吳高這回應該願意、痛快地和朱高煦擺開對決,而朱高煦當然不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