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只核桃(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57 字 2020-11-24

眾人聽罷,紛紛拜服。

原先朱高煦判斷,吳高想先去賀縣,利用盛庸部趕來的時間差、擺脫被合擊的困境。朱高煦據此制定了一套應對的策略。

然而戰場隨時在變化。今天吳高果斷而迅地放棄了第一次會戰,並臨時改變了路線、欲調頭回桂林府方向。這些情況,朱高煦事先都不能預料、至少難以確定。

此時朱高煦也只能改變計劃。

他的新方略有點倉促。整個下午,當各營將士開始修整時,他還在6續完善部署。

朱高煦先寫了兩封信,派人送去平樂府西面的陳貞部大營。一封是轉交給盛庸的軍報,知會前方的具體軍情。一封是給陳貞的命令,叫陳貞部一萬余眾抵達平樂府之後,立刻進|逼府城,迫降已經意志動搖的知府陳用晟等人。

接著他又下令長史府右長史、兼領守御府事侯海,從北司將士中挑選出一個不怕死的使者,再次去平樂府城。使者將提出漢王軍的要求:命令陳用晟拖延交付敵軍的三千石米。

朱高煦原先想索取那三千石軍糧,但考慮到施行的難度,臨時決定作出妥協。

畢竟陳用晟只拖延時間的話,要簡單得多,他可以找一百個不能按期運輸的理由;但若陳用晟把軍糧送給漢王軍,便相當於立刻投降了。

……天色漸漸暗淡,除了輪流當值的將士,許多士卒早早就睡了。大伙兒連續多日行軍,大多人都十分疲憊,人們在山上的幾個小水塘里打水造飯,吃了飯就躺進草棚或帳篷睡覺。

朱高煦的中軍行轅設在北坡。這里有個小山村,只有幾座院子組成,都是一個宗族的人;壯漢、年輕小娘和媳婦都跑了,只剩下老弱婦孺。親兵隊征用了大部分房屋,留下一座院子,讓剩下的所有百姓暫住。

朱高煦坐在一間瓦屋里,忙到了現在。時不時有斥候將士進來談話,沒有接待將士的時候,他便看著地圖琢磨事情。

作為親王,朱高煦身體上的疲勞程度比軍中士卒要小;他行軍騎馬省力,夜宿多半是在民房里。途中的房子多比較破舊,卻也比住帳篷要舒坦。不過他必定是最費心的一個人。

就在這時,門外的聲音道:「王爺,趙副將軍求見。」

「進來說話。」朱高煦道。

精瘦個高的趙平走進來,行禮罷,他開口道:「依王爺軍令,末將前鋒軍已於下午抵達樂川水岸,今夜待調到上游的船只抵達,即可架舟橋;明日五更之前,必能修好。」

朱高煦點了點頭,「咱們昨天渡河的地方,吳高也設法把橋修好了,估計敵軍真的會在今夜渡河。我也正要派人去給趙將軍送信,你既然來了,我便還有一件事告知。」

他說罷招了一下手,趙平便走到了桌子前面。

朱高煦指著一張圖道:「照渡河的地點來看,吳高軍不會與我軍走同一條路。

看這里,陽朔縣城在漓江西岸,而敵我兩軍都位於漓江東岸;所以我判斷,吳高軍渡過樂川水之後,還會橫渡漓江,然後沿官道直趨陽朔縣城。

咱們的大軍則走北面的道路,距離更近。陽朔縣以東十余里地有一處渡口,趙將軍前鋒先行,派人到此處搭建舟橋;好讓吳高認定,咱們要橫渡漓江、取陽朔縣。如此更能給吳高以壓迫感,逼他加快行軍度!」

趙平抱拳道:「末將得令!」

就在這時,忽然「啪」地一聲撞擊聲,朱高煦抬頭看去,門口的木門被一陣大風刮得撞到了牆壁上。勁道十足的涼風襲來,他隱隱感覺身上有點冷了。

「今天上午有土人稟報,最近兩天天氣有變,可能會下雨降溫,趙將軍的人馬也要准備防寒。」朱高煦隨口叮囑道。

趙平應了一聲,抱拳道:「末將告辭,這便趕回營中。」

朱高煦想到趙平這回變成了前鋒,至少好幾天見不著面了。他便從椅子上站起來,親自送趙平出門,又吩咐侍衛送幾頂斗笠。

果不其然,天下漸漸飄起了冰冷的雨點,在燈光中那些水珠隱隱在夜色中閃動,天地間也「沙沙沙……」地響起了聲音。

朱高煦望著趙平的身影從雨點中消失,猶自站在那里尋思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