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須得當真(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88 字 2020-11-24

沒一會兒,太監曹福便走回了大殿,彎腰道:「前安南國王後陳氏在北邊門外,皇爺見不見?」

「叫她進來說話。」朱高煦道。

陳氏從大殿的北門入內,走到了朱高煦的側面,她款款屈膝道:「臣妾拜見聖上。」

朱高煦手里拿著毛筆,正在寫送給錢巽的命令。他轉頭看了一眼陳氏,道:「王後免禮,大臣們都走了,你隨意找地方坐,我馬上就寫完。」

他說罷伸手撓了一下腦門,琢磨那四輪馬車究竟是怎么回事,不過一時間也想不出來。總之他在大明朝沒見過四個輪子的馬車。

朱高煦寫完了東西,稍微吹了幾下紙面,便遞給曹福道:「這些瑣碎的事,朕想到就得馬上辦了,不然轉頭可能會忘掉。」

曹福雙手接過聖旨,說道:「奴婢即刻送去守御司南署。」

朱高煦將筆擱在硯台上,轉頭看時,見陳氏正在打量著自己。她見朱高煦轉頭,有點驚慌地立刻避開了目光。

「臣妾最近聽人說起,聖上要北征蒙古了?」陳氏輕聲問道。

朱高煦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道:「不過朝廷的重心,並不會完全向北方轉移;交趾的事,我不會放棄,王後稍安勿躁。」

他頓了頓,一邊思索,一邊說道:「『伐罪之役』爆後,我父皇的一些大事進行到一半

;本是勢在必行的大事,我若不繼續辦下去,便會前功盡棄。

且在戰爭期間,朝廷權威衰弱;戰火未波及北方,以至北方人心浮動,胡虜亦藐視我朝。此時王師北征,確有必要。只有震懾住胡虜、以及那些居心叵測的人,朝廷才能暫且穩定北邊局面,讓朕有時間從容布局大事……」

這時朱高煦察覺、陳氏一直在瞧著自己,似乎很認真地傾聽著、又似乎沒聽他說的內容。她的臉上隱隱帶著一絲笑容,好像很喜歡聽朱高煦敘述似的。

朱高煦便住嘴停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陳氏的神情有點異樣,忽然說道:「臣妾等著復國,等了多年。偶爾會有一種想法,陳朝已經覆亡了,如果再也不能復國……或許也挺好。」

朱高煦聽罷愣了一下,他瞧陳氏的臉時,見她也直視著自己。倆人有點緊張地對視了一會兒,大殿上一陣沉默。她那眼窩稍深、略帶異域風情的美麗臉上,似乎夾雜著沖動、恍惚、迷離的神情。

不能復國、挺好?

朱高煦很快想到後半句:這樣一來,陳氏流亡明朝京師,無處可去,就可以一直留在宮中了?

他沒有馬上回應陳氏。畢竟這個美婦,不僅僅是個漂亮女人那么簡單;朱高煦謀劃這件事的初衷,就是想在安南國扶植一個代理人,整件事已經長達十年了!若要在一瞬間就放棄,朱高煦沒法那么沖動。

他一想到更遠、更多的考慮,眼神便有點閃爍起來。

陳氏忽然微微笑了一下,說道:「我只是隨口一說,聖上不必當真。」

朱高煦不動聲色道:「咱們之間說好的一些事,並不算輕巧,王後還是要當真的。你須得多加考慮、下定決心,切勿左右徘徊。」

「聖上說得是。」陳氏輕輕嘆了一聲。

大殿上再度安靜。朱高煦也沒做別的事,他的目光從陳氏臉上挪開,將身體向椅子的靠背上微微仰靠,眼睛便看到了大殿的房頂。他盯著上面,卻仿佛沒看任何東西,而是思量著與屋頂毫無關系的事。

陳氏的聲音道:「聖上已貴為皇帝,擁有了所有東西。可臣妾每次見到聖上,卻總覺得您還有別的期望、並在為之盡力?」

朱高煦坐正了身體,轉頭道:「人類哪有那么容易滿足的?」

陳氏笑了一下。她打量了朱高煦兩眼,又輕嘆了一聲道:「綢緞果然還是中國之地的好,聖上這身龍袍,看著真是十分平整精細。」

朱高煦順著她的話題道:「朕聽說波斯國、帖木兒國等地的胡商,到交趾占城貿易,購置絲綢時、更願意出高價買產自大明的絲綢?」

陳氏輕聲道:「確是如此,聖上明察秋毫。」

朱高煦一邊與她說著話,一邊用不經意的眼神瞧著陳氏凹|凸有致的身段。他覺得氣氛十分微妙,就好像水面的蜻蜓一般,一會兒試探著靠近、一會兒又飛到了空中。若即若離,大抵就是這樣的感覺罷。

或因兩個人,各自想要的東西不一樣罷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著筆中文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