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37 字 2020-11-24

長史一臉尷尬地轉頭看著周圍的人,臉色青一陣白一陣,說不出一句話來。

就在這時,朱高煦在馬背上說道:「代王畢竟是宗室藩王,談談是可以的。」

人們的笑聲漸漸小了。朱高煦馬上果斷地說道:「傳令各軍,擇地扎營。你這個長史,回去告訴你們代王,朕的大軍暫且不進代王府了。叫代王親自出來迎駕,有甚么話來中軍行轅說。」

長史忙叩拜道:「聖上仁厚,臣領旨!」

朱高煦說完,便調轉馬頭,離開了代王府正門。中軍武將在附近征用了一座宅邸,朱高煦等人便暫且在這里。

不到半個時辰,中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喊聲:「臣受奸|人蠱|惑,一時糊塗,犯下大罪。今自縛於聖上跟前,請聖上降罪!」

朱高煦聞聲站起來。他走到門口時,便看見一個壯年大漢光著上身,手臂被反綁著,背上還插了幾枝樹枝。朱高煦頓時明白,這是個典故:負荊請罪!

而這個大漢,必定是代王朱桂無疑。

然而朱高煦與代王並不是廉頗藺相如,他對代王十分陌生,從來沒見過面;而且正是這個十三叔,陰|謀設計想要他的性命,其用心十分歹|毒!

朱高煦若是只顧自己的感受,根本不會給代王請罪的機會,必應直接下令攻打王府、讓其死在亂兵中了事!

不過朱高煦沒有那么做,他心里想的是:代王犯了彌天大罪,竟然沒被處死,那么別的藩王有甚么理由、會覺得他們會死?

何況代王的陰|謀表現,以及面對大軍討伐時的不堪一擊、束手就擒。朱高煦實在沒法把他當作對手,心里連憤恨也激不起多少,似乎只有厭惡!

中堂里跟出來的一眾文武官員,以及院子里的侍衛將士,都冷冷地瞧著代王。

朱高煦面無表情地走到了代王面前。代王急忙叩,口口聲聲認錯。

「你為何如此糊塗?!」朱高煦尋思了片刻,突然便作出了痛心疾的表情。

他搖著頭嘆一口氣,伸手指著代王道:「我登基以來,每念及宗室親情,對諸位藩王無處不寬恕厚待。可是你為何反不念親情?代王將來如何面對太祖皇帝、列祖列宗?」

代王臉色蒼白道:「臣一時糊塗,悔之莫及!」

朱高煦仰頭長嘆,伸手在胸口捶了幾下,神情痛苦,就差沒擠出眼淚來。此時朱高煦光是做動作,沒說出一句話,她轉過身背對著代王,才以悲傷的口氣道,「事已至此,朕實在無奈!將代王府家眷、官署官吏、護衛軍中千戶及以上武將全部捉拿;各疑犯隨軍送北平城,待有司及諸王使者會合,一起審訊代王等一干人罪狀!」

侯海抱拳道:「臣遵旨。」

「聖上……」代王的聲音道。

朱高煦頭也不回地說道:「查明罪狀之後,將代王送中都看押……你好生為祖宗守陵,懺悔罪惡!」

代王的聲音道:「臣謝聖上不殺之恩!」

代王認罪被拿下,整個王府已無抵抗的必要。官軍大軍進城的當天,一切似乎便已塵埃落定。

三萬多騎來到大同府,只是繞路走了一圈,沒有生一次像樣的戰斗。

官軍在城里駐扎幾天,辦妥了諸事之後,大軍遂掉頭向東北方向、隘口關(張家口)進軍。瞿能、王斌等大將率領的二十余萬主力正在行軍,兩軍或能在隘口關附近會合。

而代王府一干人等,將會被押送去北平,交給留在那里的官員與將士看押;然後由高燧主持審問。

最近雖有意外,但各地似乎沒有掀起甚么風浪,不過耽誤了一些時間。

稍作拖延,朱高煦的大軍進入韃靼諸部的地盤時,天氣將會更冷了。好在北征之前,軍中已做了好御寒的准備……

七月底,朱高煦平安等率眾進軍至隘口關以南,大軍在羊河與清水河匯流的湖畔扎下大營。此地的四面,都能看見重山的黑影,像烏雲一樣壓在天邊;然而這邊卻有一片平坦濕潤的原野,實屬難得。周圍視線開闊,成片的庄稼地,與村庄上升起的炊煙隱隱可見。

瞿能派人來到了大營,稟報大軍主力已通過居庸關,沿著平坦寬闊的河谷地北進,克日可與前鋒會合。

於是朱高煦下令各部,就地修整,等待瞿能王斌的主力到達。

不到一個月之前,朱高煦剛到北平布政使司時,放眼看到的都是綠色蔥郁。然而仿佛彈指之間,大地上的草木似乎就開始枯了,樹梢上的樹葉也變得稀稀疏疏,秋意籠罩天地。沙場秋點兵、大致就是這番光景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