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聰明的一休(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01 字 2020-11-24

於是赤松義則與別的武家大臣,走出了等候室,從不同的回廊上往北走,來到了正殿。赤松義則這時才看到,原來大內家的人也來了。

一間大屋子里,上位有一面大屏風。義持將軍便在屏風前面跪坐下去,姿勢十分端正。入見的、全是各地武家的人,大伙兒以上下秩序跪坐在將軍下面,然後向上位鞠躬。

足利義持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壯年男子,年齡可能與明國皇帝朱高煦差不多。義持首先看向了赤松氏。於是赤松氏將博多港搜捕明國奸細無果的事、詳細地稟報了一遍。

赤松氏已經在敘述里,詳盡地說明了侍所盡到的努力,因此義持將軍並未責備。將軍接著便看向了大內家的人。

大內家雖然已經有所削弱,但仍然是西國地區的強力守護;而且明國的威脅,極可能最先威脅到大內家守護的地盤。

大內盛見的家臣鞠躬,用京都話說道:「家督仍想勸誡將軍,或許與明國談判是更妥善的辦法。但若將軍與諸國守護決意一戰,家督許諾,大內家上下將義不容辭、為將軍沖鋒陷陣。」

義持沒有說話,輕輕點了一下頭。

大內氏又道:「明國新君,武德皇帝登基之後,奉行對外用兵的國策。北征蒙古、南伐安南,如果我國激怒了武德皇帝,極可能招致外犯。且明國借清剿倭寇之機,占據對馬島,增築堡壘,已有入侵我國的跡象;否則,明國為何要據守孤島」

這時斯波家剛剛奪得家督之位的斯波義重、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如果明國剛有一點風吹草動,我國便屈膝求和,會顯得室町殿軟弱無能有損將軍威名,對國家絕非好事。」

大內氏道:「管領斯波義重請息怒。赤松頭人侍所長官可以作證,從審訊明國人的口供來看,武德皇帝欲攻打日本國,是為了石見國的銀礦。各種消息與跡象,絕非空穴來風。」

「哈」斯波義重冷笑道,「石見國有銀礦,我怎么不知道」

大內氏似乎有點惱怒了,但因為斯波家來的是家督,身份有別,大內氏便忍著語氣道:「如果明軍真的大舉來襲,我國在戰不利之時,再改國策,形勢會變得更加糟糕。不僅有損將軍威名,而且國策朝令夕改、必失信於天下。」

斯波義重道:「大內家派來的人簡直膽小如鼠明國洪武皇帝曾送來戰書,威脅攻打我國,如果以前的人都那么膽小,早就投降了。兵來將擋,何懼之有」

大內氏道:「管領似乎不了解敵人的力量。攻打對馬的明國軍,衣甲整齊、訓練有素,並使用了威力巨大的火炮、火銃。宗氏雖人數不多,但其麾下有能戰之精兵,曾經以數十人縱橫九州各地的事,諸位忘了但宗氏的精銳人馬,面對明國軍隊時,仍然不堪一擊,宗氏家主不堪忍受大敗而詰腹。我國將面對的敵人,可能比昔日的元軍更加強大。」

足利義持終於開口道:「諸國應做好准備,萬一明軍來犯,應萬眾一心擊退敵軍。」

兩個人馬上停止了爭吵,在場的所有人都跪坐著向將軍鞠躬。這時足利義持站起身,從側門離開了。

雖然將軍沒有明言,但在場的赤松義則已經意識到,將軍並不會輕易被明國嚇阻。大內家的進言,似乎只是徒勞的嘗試。

赤松義則除了稟報公務,今天並沒有對國事說半句,也是因為有了自己的判斷。其中有很多內情,將軍是不可能願意當眾說出來的。

首先,前任將軍足利義滿死狀蹊蹺,傳言死於刺殺。嫌疑之一,乃足利義持弒父保位;嫌疑之二,鐮倉公方的公卿們是幕後指使,認為足利義滿有篡位天皇的野心,所以進行暗殺鏟除。這時候足利義持不敢表現出軟弱的一面,否則可能也會被反對勢力趁機暗殺。

其次,足利義持剛上任之時,在有力守護、「心腹大將」的要求下,拒絕了明國冊封的要求,奠定了不向明國稱臣的國策。此時稍受威脅、如果立刻改變國策,正是一種朝令夕改和喪失權威的表現。

實際上足利義持將軍,現在已經騎虎難下,只能繼續強硬。所以室町殿才下令,捉拿了明國使節等人。

從足利義滿到義持,兩代將軍都在力圖削弱實力太大的守護大名,想增強室町殿的威信。現在若是太容易屈服於外敵,多年的經營便前功盡棄了,一心勵精圖治的足利義持、絕對不會甘心。

赤松義則認為,將軍的決心可能是正確的。

上位者哪怕是錯誤的決定,只要一心一意堅持到底,恐怕也比左右搖擺、更能維護國家的統治。

。著筆中文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