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34 字 2020-11-24

倆人暫且停止了說話,朱高煦也捏著茶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齊泰自己也端起了一盞,放在鼻子前聞了一下,瞧了瞧茶水的顏色情狀,然後分三口陸續喝光。

「考究。」朱高煦看了他一眼。

齊泰道:「臣是班門弄斧。」

朱高煦放下茶杯,說道:「那天蹇義說錢幣在諸衙重復經手,或有奸人鑽營謀利,至貪墨成風,正與齊部堂之言吻合。」

齊泰道:「蹇義歷經五朝,對大明政界了如指掌,乃穩重之臣,惋惜這等人可能有頑恪守舊的問題。」

朱高煦突然道:「齊部堂是支持變法的。」

齊泰愣了一下,抱拳道:「聖上乃明主,既有勵精圖治賑濟蒼生之宏圖遠略,臣怎能不盡輔佐之責」

朱高煦點了頷首,「夏元吉認為你屬於漢王府故吏,經常仍舊願意找齊部堂商議事宜,正因夏元吉認為你有持重、認清現實的一面,可以相同。朕也需要齊部堂從中和諧,不至於讓好事釀成禍殃國家的黨爭。」

齊泰轉憂為喜,抱拳拜道:「聖上英明!」

朱高煦問道:「朕也是個可以相同的人,是嗎」

齊泰道:「聖上當政,庶民之福。」

朱高煦沉聲道:「朕非俠客,並不會劫富濟貧,最終目的也不是剜肉補瘡那樣做於事無補,只是在做夢,有悖常理。齊部堂應讓朝中諸公,相信這一點。」

齊泰一邊頷首,一邊思索著朱高煦的一席話。

「事情確實有點難辦,但不能就此停滯不前、畏手畏腳。局勢難堪,莫負機緣。」朱高煦的聲音又道。

齊泰起身,向朱高煦作揖深鞠:「臣願竭盡所能,為聖上謀。今日叨擾聖駕許久,臣請告辭。」

朱高煦突然道:「中秋節快到了,齊部堂佳節快樂。」

齊泰愣了一下,忙作揖道:「臣謝聖上膏澤,願與聖上同樂。」

……沒過幾天,中秋節如期而來。住在會同館的日本使節毛利貞長等人,也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他們加入了下馬宴之後,逐日便險些無事可作,清晨一大早便出來游覽了。

大明國看待外國使節,顯然與日本國差異,有司官府除了供應日常用度、部署儀式,便不怎么管他們。毛利貞長等可以在京師隨便走動,這也讓他們放心了不少但他也以為似乎被遺忘了似的,有一種被冷落的感受。

皇城四周的街邊,許多販夫走卒很早就開始占土地,擺放的貨物以宮燈為噱頭,又有種種富厚的手工制品、五花八門看得人目不暇接。

天還沒太亮,街巷中已經人來人往、極盡繁榮,籠罩著薄霧的空氣中飄著種種各樣的面點香味。每條街都有官鋪,今日還多了一些五城戎馬司的人巡查。雄偉的宮闕、遠處的亭台樓閣,與市面的熱鬧相互呼應,彌散著一種牢靠富足的氣息。

毛利貞長到了洪武門,便在門樓外久久地駐足,張望著門樓上的換防儀式。那整齊有序的局勢、重步兵的良好衣甲,給毛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接著門樓上響起橫吹樂曲,兩隊「童子軍」護送著一面旌旗來了。正想要走毛利貞長,又駐足停了下來。

灰色、青色兩種衣飾的隊伍,都拿著程亮的火銃,兩隊人的法式整齊齊整,很是吸引人們的眼光。一座城門的日常儀式,竟然堪比京都「洛陽」的大禮局勢,毛利貞長感受十分新奇。

只見那些男孩兒穿得很是整潔,手上竟然戴著白色的手套,年歲不大卻是訓練有素。在禮樂之中,兩隊孩兒走上了洪武門城樓,用滑繩將一面日月團龍旗升上了正中的旗桿。

前面的一個成人武將拔出了佩刀,對著半空舉了起來。眾孩齊聲道:「效忠天子,武備不懈。帝國利益,高於一切。」

毛利貞長一臉震懾,繼而神情糾結,忍不住轉頭用日本話感概道:「大明國皇軍有此番氣象,我國諸君卻忙於內斗,焉有不敗之理習習大明國治國之道,方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