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賢父犬子(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585 字 2020-11-24

有一次楊稷與人玩斗雞賭錢,因為自己的雞被啄死了,與人發生了一點小口角,竟然帶著西崽把對方打得體無完膚、活活毆打致死。應天府將楊稷逮捕歸案,楊稷當眾叫獄卒好吃好喝供著他,因為過不了幾天他就得出去了。

果不出其然,楊士奇與張皇後的親信閹人相同之後,應天府便巧做部署,修改了卷宗刑部復議也冒充不知。不到一個月,楊稷便回家了。

而那苦主王家的人,收了楊士奇一筆撫恤費被迫息爭,受仕宦遣送回鄉。不意那王家新寡的媳婦連氏很是執著,竟拿著當年太祖天子發的大誥本子,一路到了京師,到刑部衙門擂鼓喊冤。

刑部便將連氏逮捕入獄,既不問罪,也不釋放,關到了朱高煦帶兵進京那年、才被放了出來。她依舊在京師住著,時不時舉著大誥攔轎喊冤。

太祖下旨印的大誥有一個神奇的功效,朝廷險些每家都發過一本,並許諾庶民:遇到仕宦欺壓黎民、冤案等情狀,任何庶民都可以拿著這個冊子當路引用,直達京師告御狀,大明天子必為民做主太祖認為他的子孫子女,和他一樣大權在握關口守衛、巡檢等人不得阻攔。

明太祖很是痛恨欺壓貧困黎民、貪贓枉法的權要,曾經因為一兩銀子就把一個官員剝皮填草了。縣衙門外申飭貪官的浮雕、官府大堂外的御制石碑文字,無不在展現太祖的政治理想。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早已不是嚴苛刑罰的時期,只剩那本大誥、依舊如憲法一般有充當起訴路引的功效。

但即

便新君繼位,刑部也無法為連氏伸張正義因為楊士奇被軟禁之後,楊稷已經跑了。無須連氏伸冤,錦衣衛、三法司的人也在搜查楊稷。

那楊稷躲到了江西一個很是偏僻的山村,又有楊士奇的一個摯友呵護,錦衣衛查了三年都沒查到。這回露出蛛絲馬跡,純粹是楊稷自己以為風聲過了、跑到縣城里典當工具。他一個過慣了好日子的紈絝子弟,預計忍受了三年粗茶淡飯的日子挺不容易的。

朝中聞訊楊稷被逮,連忙就有六科給事中、都察院的官員上書,細訴楊稷犯罪三十余條。有種種各樣的事,甚么調戲良家女子,打架斗毆,非法持劍,破損國營伎院公物舊院、金陵十六樓等,鬧市馳馬,侮辱官員實在是能犯的事都犯了,最大的一件照舊殺人罪。

接著便有言官彈劾楊士奇,主要是謀反罪、徇私枉法罪、收受行賄罪,以及一些逾制的小大由之的事。

朱高煦這時才知道,這個楊稷原來干了那么多壞事。很微妙的地方是,楊稷被抓之前,朱高煦完全沒有收到過彈劾楊家父子的奏章。

朱高煦突然想起來了,有一次他當著朝臣的面,隨口說了一句「楊士奇賢明,朕不忍殺之」,大有過幾年要啟用的意思應該造成了許多人的形勢誤判。

而最近錦衣衛突然調集大量人馬,快馬直撲江西將楊稷捉拿歸案,其陣仗很大,大伙兒似乎才如夢方醒!

洪武時期,政界就有人說高陽郡王狡詐,今日一看,臣僚們無不名頓開。

呂震張鶴等廢太子時期的官員,也急遽上書痛陳楊士奇的罪狀,恨不得馬上與其劃清界線。這讓呂震在士林的名聲一落千丈,因為永樂朝時期,呂震還因為與廢太子關系太近,遭太宗警醒逮入詔獄反省。

朱高煦拿著一疊彈劾楊士奇的奏章,左思右想,決議堆到柔儀殿的一副架子下面,暫時留中不發。

永樂初年的血雨腥風、大明朝十余年間的兩次大規模內戰,到此時余震才稍稍平息,朱高煦不能輕易再讓朝廷興起風浪。

他得讓滿朝官員真正相信,以前的惱恨已經已往了,他朱高煦絕對不會秋後算賬。

越日御門聽政的時候,朱高煦便當眾說道:「楊家父子罪狀,朕已知曉。從今往後無論多久,諸臣不得再提,違者嚴懲!」

許多官員都高呼:「聖上聖明!」其中喊聲最大的,反而是起勁彈劾楊士奇的官員。

朱高煦執政以來看了許多以前的卷宗,也或許明確本朝的立法、司法完全是兩碼事。立法量刑很是重,只要把楊士奇的事弄到明面上說,牽連很快就會擴大化,許多自己就有關系的人、都要倒霉。楊士奇是廢太子的親信,只要在洪熙朝做過官的大臣、有幾個完全與楊士奇毫無關系的

而這種莫名興起的朝政風浪,基礎就毫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