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借道(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07 字 2020-11-24

眾人紛紛罵了起來。

戴方巾的又道:「不比不知道,還是大明好,寶座上坐著自家人,道理是要講的。」

人們嘈雜著附和,有人問剛才侃侃而談的「方巾」是不是姓朱。這時一個聲音道:「據說韃靼人的酋長阿魯台,這回想臣服今上,今上卻也沒慣著,徑直叫官府判了個五馬分屍,正是大快人心。」

戴方巾的人說道:「今上馬上得天下,你不想想如今的年號,一個武字,在太祖之後,輕易敢用這年頭胡人與大明過不去,官軍不打得那些宵小之輩叫爹。」

過了一會兒,先前搭腔的聲音又道:「說來也是怪哩。京城里隔三差五就嚷嚷捷報,官軍海師在南邊都打到一萬里外了,聖上是東征日本,北伐韃靼。好幾年下來,咱們31小說網 更新快也沒覺得賦稅重了、日子也沒變得更難過。」

方巾道:「何止咱們在京師平日瞧習慣了,可你們回頭想想武德初、市井是啥光景,時間稍長就不一樣了。如今京師城外大江兩岸的碼頭,那些船密的,以前有這么多嗎現在誰還用大明寶鈔,武德新錢怕是拿著更穩當罷我還聽說,各地官倉都在擴建,將來要填滿了糧倉,那些地方的人就算七八年顆粒無收、也不愁吃喝的。」

人們好奇地問道:「朝廷哪來的那么多糧食」

方巾被一大群人的目光關注著,一時間甚是興奮,仿

佛自己變得受人敬仰了一般。他便吹噓道:「我在茶館里聽說的,官軍在日本挖銀山,在西洋挖金子,又把火器絲綢瓷器賣給很多番邦,然後買他們的糧食、蠶繭、皮子、礦砂,用寶船運回來。」

百姓們聽罷,雖然東西不是他們的,而且不知道傳言真假,但大伙兒聽著也是高興。有人一時興起,便嚷嚷道:「今上萬歲,太平日子長久得好。」

不知誰問了一句,今上是怎么做到的。然而如此復雜的問題,圍觀看熱鬧的人群里、便無人能夠解答出來了。

就在這時,校場北邊的大理寺卿高賢寧親自監刑,宣布時辰已到,就將一枚木令牌往下一扔。差役拿了令牌,到大校場中間傳令。那韃靼罪犯再次拼命掙扎,面部扭曲,喊得簡直是嘶聲裂肺。

接著一場殘暴而不堪直視的血腥場面,便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發生了。圍觀的百姓人群中,到處都傳來了婦人的尖叫。人們便在恐怖又刺激的場面中,混雜著各種被鼓動的情緒,大聲叫起「好」來。

人聲鼎沸,高賢寧坐在上位、臉色有點蒼白,但仍舊忍耐著看完了全程。他見到罪犯變成了血肉,這才起身離席,乘坐馬車回皇城復命。

他坐車徑直到西安門,然後才下車步行,與一個宦官同路,走西華門進皇宮。及至柔儀殿,殿外叩首,高賢寧走進去,立刻看到聖上、齊泰、胡濙三人,正坐在一塊兒,在那里吃飯。

朱高煦拿著筷子招呼道:「別拜了,過來一起用膳。」

高賢寧忙作揖道:「臣謝聖上賞賜。」

他走到大案旁邊,一旁的太監拿了凳子過來。高賢寧卻見四菜一湯中,有一盤切分的羊肉。他忽然想起了校場上的血肉,馬上有些反胃,好不容易才忍住沒有干嘔失態。

朱高煦夾起一塊羊肉,問道:「分了」

高賢寧點頭道:「回聖上,罪人哈圖已正法。」

朱高煦看了他一眼,忽然說道:「朕記得,靖難之役攻打濟南城時,你在城里的,還寫了一篇周公輔成王論,天下聞名。攻濟南城之役,傷亡極大,你應該見慣那些東西了罷」

高賢寧道:「聖上莫笑,臣那時幾乎每天吐好幾回。」

「先吃飯。」朱高煦道,可是過了沒一會兒,他又忍不住感嘆道,「濟南城下,比城內還慘。朕當時巡視傷兵營,見好多弟兄被火油燒得,肉都熟了。」

「嘔!」高賢寧看到熟肉,頓時發出了聲音。他的老師齊泰、禮部胡濙側目看著,他急忙道:「臣御前失儀,請聖上降罪。」

朱高煦道:「朕不說這個了。」

高賢寧拿起了筷子。此情此景讓他忽然想到,聖上出征在外時、便常與將領謀士們坐在一塊兒用膳。而今在朝中,皇帝與文官們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高賢寧便隱約覺得場景似曾相識。

一秒記住 海岸線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