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水深火熱(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09 字 2020-11-26

馬哈木知道了明國人正在與諸部大戰,便下令從各部調集騎兵。據說馬哈木已經主動派出使者,前往明國索要盔甲兵器,想以幫助明國夾擊大汗為由,趁機攻打大汗。」

帳中的人們聽到這里,一陣喧嘩。大多人立刻開始痛罵瓦剌人。雖然同為蒙古部落,但韃靼諸部領對瓦剌人的厭惡痛恨、似乎過了漢人。何況這回瓦剌人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在草原上也不是啥光彩的事,更令諸部不齒。

科爾沁部落與阿蘇特的領,紛紛上前表忠,要跟隨大汗反擊瓦剌人,狠狠教訓他們。反倒是阿岱汗自己沒有多言,顯得有些寡言少語。

於是眾人重新議論戰事,直到天黑。

諸部領6續散去,回各自的營地。唯有阿魯台和他身邊的妹妹,留在了中軍大帳。

吵鬧的氣氛終於消停了,侍衛端上來煮好的奶茶,阿岱汗輕輕揮了一下手,讓侍衛們退下。大帳里更加冷清。

君臣數人默默相對,阿魯台正想開口說話,忽然現阿岱汗有點不太對勁,便將到嘴的話又重新咽了下去。

只見阿岱汗端起茶碗時,手竟然有點抖,奶茶也濺了一些出來。阿魯台抬起頭,看到大汗的臉很紅,額頭上的青筋也鼓了起來,好像在強忍著甚么難以承受的痛苦。

阿岱汗終於沒能喝成奶茶,他重新把碗放下了,一聲不吭地坐在那里。

「我還是太倉促了,不該去偷襲明軍的輜重營。」阿岱汗長長地呼出一口氣,看著阿魯台道。各部落的人都走了,他在阿魯台面前,似乎終於說出了真心話,「這么簡單的陷阱,我竟然沒有識破。」

阿魯台急忙好言勸道:「事情不能怪大汗,若非大汗及時收兵,我們損失會更大。」他頓了頓又道,「此時瓦剌人想落井下石,但不一定是我們的對手。」

「或許我們與明國人開戰,根本就是錯的。」阿岱汗道。

阿魯台看到阿岱汗懊悔的表情,反倒覺得這任大汗很有見識。可為甚么、事情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局面?阿魯台真的沒有怪大汗的意思,他心想也許僅僅因為生不逢時?

三人坐在一起,又沉默了好一會兒。阿魯台的妹妹阿莎麗是一直都沒有開口,她只是默默地觀察著大汗。

阿岱汗再次開口,但未看著阿魯台說話,他仿佛只是自言自語,「我們難免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自己非同尋常,一定能成就一番大業。可是有時我們要生存下去,便已需要很大的本事。」

「大汗……」阿魯台脫口道。

阿岱汗轉頭看著他:「我不是在說喪氣話。草原上的人越來越少,而漢人正處於強盛的王朝。我們想與之爭鋒,一開始就錯了。能在這種不利的時候,保存實力、不讓草原諸部變成一盤散沙任人宰割,恐怕才是我們這一生應該做的事。」

阿魯台認真地聽完,說道:「但後人可能會忘記一切。」

大汗不置可否,臉上情緒失控的反應已漸漸消失了。他冷靜地說道:「漢人的火器與大元時候(曾經的元軍也有很多火器)不一樣了,步兵用的火器使用了機關火石,蒙古騎兵正面更難破陣。我注意到,漢人的騎兵也在變化。」

阿魯台道:「使用火器的騎兵?」

大汗點頭道:「那些拿著火銃的騎兵,並不比我們的騎射強,馬匹也不好。但是漢人平民不騎馬,得到騎兵很費勁;那些用火器的騎兵,卻彌補了需要長期訓練的騎-射,可以用數量與我們消耗。漢人地區有大量的人丁、城鎮,制作盔甲火器是他們的長處。這么耗下去,蒙古國會越來越虛弱。」

阿魯台沒有馬上回應,但他不得不承認,大汗很敏銳地注意到了細節。

「原來臣與脫火赤丞相商量的時候,也說過一種方略。」阿魯台沒有直接附和大汗的話,「蒙古國可交好大明,先找機會滅掉瓦剌人,統一草原。更長遠的打算,可等到漢人王朝衰落的時候,從千百年的經歷來看,他們的興衰總有輪回。」

阿岱汗道:「明國朝廷默認韃靼人是蒙古國的正統,長期奉行削弱我們的方略,他們願意與我們交好?」

「現在的皇帝朱高煦,似乎並不那么認為,他的見識與大多人不一樣。」阿魯台道。

大帳中再次安靜了一會兒,阿岱汗主動說出了倆人都想說的話,「盡力爭取與明國人議和罷。」

阿魯台沒有反對。只不過議和這個詞比較中聽,其實在這種危險的時候,他們恐怕只能求和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