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心照不宣(2 / 2)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614 字 2020-11-26

他見到妹妹,便開始談論韃靼人此時的處境,以及與明國議和的重要。

阿莎麗困惑地問道:「長兄為甚么要說這些?」

阿魯台沉默了片刻,只好直說道:「我們韃靼人不相信那些紙,除了在主面前歃血為盟,聯姻是最好的誠意。我們把你送到明國京師去服侍皇帝,如果明國皇帝願意修好,照身份來看,應該會封你為皇妃。」

阿莎麗忽然露出了一絲冷冷的笑意,又隱約有自嘲的意味。

「如果皇帝寵愛你,你應該爭取讓皇帝認可一些事,包括科爾沁人在遼東北部駐牧。明國皇帝會寬容你的要求,你畢竟是韃靼人,為自己族人著想沒甚么錯。」阿魯台道。

阿莎麗道:「可我記得,長兄原本打算把我送給大汗,現在又為何要送我去明國?」

「現在你明國更重要。身為阿蘇特部領家的人,這是你應該做的事。」阿魯台正色道,「這也是大汗的意思。」

阿莎麗收起了笑容,只剩一臉無奈。

阿魯台也不知道妹妹是否情願,只是看她的反應好像並不太高興。好在阿莎麗似乎認命了,這回沒有再反抗,事情遂順利進行。

……韃靼使節、以及阿魯台的妹妹南下之後,很快落入了明軍手中。

王斌在中軍大營見到阿莎麗,一眼就認出了她。乃因去年他才見過阿莎麗,便是在跟隨聖上北巡的途中、遇到的那些韃靼殘部。而且從山東到北平一路上,王斌與她見過不止一次。

這色目女人對王斌也有印象,看到他便道:「原來將軍就是定國公?」

王斌坐在帳篷里的上位,一時沒有出聲,只是上下打量了阿莎麗一番。去年北巡的路上,聖上身邊的人、不是公侯就是大臣,這娘們似乎沒記住王斌的身份。

阿莎麗也看著王斌,她沒有聽到回應,好像開始有點擔憂了,也不再多言。

這時王斌轉頭道:「好生招待阿魯台的妹妹,別難為她。」

他接著又對阿莎麗徑直說道:「你歇一晚,明天就動身去京師。」

阿莎麗愣了一下,一副有甚么話的模樣。王斌不耐煩地揮手道:「你有啥話,見了聖上自己說。」於是侍衛上前請阿莎麗出帳。

接著王斌又見了韃靼人的使節,聽明白來意,原來韃靼人想求和了。

王斌便決定,把韃靼使節與那阿莎麗一並往京師送。至於朝廷願不願意答應韃靼人求和,王斌暫且無須操-心。

當此之時,韃靼軍主力已經過了哈剌溫山,向西北方向遠遁,明軍主力已然追不上他們。而此役明軍的意圖,也只是打擊韃靼人在遼東地區的勢力,輜重糧草根本無法維持遠途跋涉的追擊。負責運輸補充大軍糧秣的民丁、將士不夠,也無法讓大軍遠征。

於是明軍主力停止了無益的追逐,在哈剌溫山附近逗留了數日。

不久後,中軍獲知消息,瓦剌人正在准備進攻韃靼諸部。這時副帥吳高便建議退兵南撤,向遼河上的倉庫靠攏補充糧秣。

6良侯陳貞也附和道:「福余衛領海煞男答奚,派兵四處劫掠,抓了一些兀良哈人做奴-隸。那些兀良哈人,家破人亡,賬卻要算到咱們頭上。現在遼東都司的人丁太少,咱們也沒法占住北邊廣闊的土地,若與當地人多添仇怨,實無多少益處。」

吳高又道:「聖上的方略,並不願意徹底消滅韃靼人,否則瓦剌領馬哈木可能會統一草原。如今瓦剌軍忽然進攻韃靼,咱們最好的法子是退兵觀望,先瞧瞧兩邊的勝敗,也能等待朝廷的安排。」

王斌想起聖上的叮囑,要他盡量考慮兩個副將的建議。而且吳高確實也有些見識,當初正是吳高出的主意,引-誘敵軍來攻、明軍只需等待防守。結果還真的湊效了,王斌對他自然高看了一眼。

於是王斌痛快地聽從了副將們的主張,下令大軍南撤。同時他再次派出快馬,將瓦剌人攻擊韃靼軍的消息、傳報京師。

各軍退兵到了西遼河北岸,分開駐扎在靠近倉庫的地方。等了一個月,中軍仍未收到朝廷的命令。人馬聚在一起消耗糜大,王斌干脆將那些地方軍將士,分批遣散回各衛所。

聲勢浩大的征討在不知不覺中便消停下來,正如王斌勝得不怎么痛快。後軍先挨了敵軍一頓攻打,前面的主力追了幾百里、也沒能攆上韃靼軍。不過他回頭一想,第一次主持這么大的陣仗,沒壞事好像就挺不錯了,這才稍微好受了點。</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