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垂簾(2 / 2)

最初進化 卷土 1560 字 2023-02-19

等到落轎之後,從里面便慢慢走出來了一個老人,

一個已是風燭殘年,走起路來都很是有些顫巍巍的老人。

但是,就這么一個老人,他的一舉一動,甚至一聲咳嗽,都能在中國甚至整個亞洲都卷起風雷!!

這個老人濃眉深鎖,他當然就是李宮彰!

若是方林岩在這里的話就會發現,此時的李宮彰明顯比之前要瘦削很多了,甚至可以用形銷骨立來形容,很顯然這段時間以來發生的事情給他的打擊非常大。

不過這也難怪,北洋這邊眼見得已經是勝券在握,老李即將實現「一人敵一國」的巔峰成就,名震亞洲,變成真正的東方卑斯麥的時候,豬隊友在旁邊搞事!

並且這個豬隊友還是自己的親兄弟,直接就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

這讓李宮彰只有仰天長嘆,徒呼奈何,那一瞬間真的是老淚縱橫。

站在李宮彰的立場上,他其實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就上京負荊請罪,要么就將心一橫徹底翻臉。

可是,對於李宮彰而言,他是曾國藩的學生,他從幼年起就已經被忠君報國洗腦了,他有做權臣的心理打算,卻根本就沒想到過要做貳臣。

更何況李宮彰現在都很清楚自己風燭殘年,北洋一系真的有什么異動的話,列強勢必介入,加上慈禧早就說出了那句「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名言,自己根本就活不到成功篡位登基的那一天。

而自己的兒子都是庸碌無能,自己一死,那搞不好就是整個家族都要被拖下去陪葬啊。

因此,此時的李宮彰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跪在了曾經跪了幾十年的皇上和老佛爺面前,忍辱求全!

仿佛一個信號似的,李宮彰一現身之後,其余的各位大臣也是紛紛現身了,比如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又比如被稱為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訢,當然還有帝黨的核心人物翁同龢,御史楊森秀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譚嗣同此時赫然也是位列其中的,只是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很是有些尷尬,明明是站在帝黨一群人當中,可是周圍卻明明白白的空出來了一大圈,就像是他身上攜帶著瘟疫似的,完全被同僚等人排擠了。

這其中的原因,就是自從李宮彰的兄弟發出了那腦殘言論之後,帝黨這邊幾乎是狂喜過望,因為李宮彰本身就是後黨(慈禧一派)的中流砥柱,中堂大人與慈禧聯手,就形成了對帝黨的全面碾壓,將之壓制得連氣都喘不過來。

兩人一旦反目的話,那就是典型的內耗了,無論最後誰贏誰輸,都是帝黨這邊值得狂歡狂醉的事情。為此他們也是不惜在旁邊推波助瀾。

朝鮮防線為什么仿佛紙糊一般的一觸即潰,在缺少給養和彈葯的日軍面前不堪一擊,那就是因為豐升阿帶頭跑路,直接將險要的陣地讓了出來。

而豐升阿敢這么做的原因,當然也是有帝黨一系在後方推波助瀾,瘋狂掣肘的緣故。

面對這一切,譚嗣同當然看不下去,尤其是在帝黨這邊也達成意見,一致開始推動與日本議和之後!!

對於帝黨來說,此時與日本議和,喪權辱國,辱沒祖宗的大帽子,就能結結實實的扣在慈禧和李宮彰身上,這樣的話,後黨一派勢力和聲望大損,當然就是帝黨得意。

問題是,他們的行為,是將黨爭凌駕於國家之上!根本就不考慮本來就是風雨飄搖的大清朝還能不能承受得起這樣的動盪。

譚嗣同作為倔強的湖南蠻子,當然就要站出來開噴,並且堅決不認慫.......他這種鶴立雞群,獨樹一幟的做法當然被恩師翁同酥非常欣賞,然後表示自己已經教不了他了。

所以,此時的譚嗣同是孤獨的,而他又是痛苦的。

他知道自己前來根本就改變不了什么,但是胸中那種不甘,愧疚,憤怒卻是在不斷的涌動著,讓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在這中國,這民族的至暗時刻做些什么,哪怕是撞死在旁邊的柱子上血濺五步,否則終究是.......意難平!!

隨著相關人等陸續到場,然後旁邊的太監便高聲唱道:

「皇上駕到!!」

眾臣當然跪拜。

祺祥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二十幾歲,臉色還有些青白,偏偏顴上還有些不正常的絳紅,老中醫一看就知道這應該是營養不良外加腎虛......搞不好還有一些早泄滑精的毛病。

他的眼神有些游移,卻還有一些虛無縹緲的感覺,仿佛很難集中精神。

這樣的一個人若是除去龍袍和冠冕的話,再給他套上一件夾襖,立即就能讓人聯想到京師街頭那些袖著手浪盪的敗家子,沒事就從家里面偷出一兩件值錢貨去押鋪里面質了錢,然後就去大煙館里面胡混.......

很快的,祺祥的眼神終於和翁同龢對在了一起,翁老頭子不為人察的微微點了點頭,祺祥眼里面也是隨之露出了狂喜的神色。

就在這時候,另外一個太監已經高聲呼喊了出來:

「老佛爺到!!」

於是,慈禧帶著自己的貼己人兒李大姐,還有權傾一時的大太監李蓮英就從外面悠悠的走了進來,直接坐到了皇帝背後的位置上,再放下珠簾---------這就是俗稱的垂簾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