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無題(1 / 2)

唐殘 貓疲 2158 字 2020-06-22

這些出身微賤的「胡孽子」之流,雖然沒法用來發動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但是用賞罰和訓練來速成一批臨時的眼線和探子,作為介入城中局勢的楔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作為外來者的義軍,過於相信和以來自身的力量,而沒有能夠把這些原本可爭取和利用的對象群體,給真正的發動起來或是派上更多的用場,僅僅作為炮灰和苦力也實在是太浪費了。

周淮安也沒有多少興趣伸手到所謂的左右巡城司里去。一方面是因為他手上的事情實在有些兼顧不過來,能夠繼續保持對三江巡防軍/怒風營的影響力,才是他眼下需要關注的重點;另一方面則是不想輕易卷入到上層斗爭的是非當中去,貿然打破這么一個要害所在的格局和權力架構;也是很容易遭人忌恨和羨妒的事情。

哪怕是有黃巢和尚讓等人相繼表現出來的看重和籠絡,也不足以讓他沖昏了頭腦或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飄飄然,而忽略掉自己立身的憑仗和根基所在;只是目前他所經手和負責的事情,都是別人沒法插手和擅長的,但不代表就沒有潛在的嫌妒和競爭對象了;反正只要能夠借助其名義和職權來行事就足夠了。

而具體從中補充探報隊和工作隊人手,的相應甄選和訓練過程自有章法,早已經在潮循等地實踐過多次了,完全不用他怎么操心和過問了。

然後,就是和聚集起來的幾個手下,一起來到城中專屬的駐留營地當中,對昨夜繳獲的物證和屍體進行辨析,順便根據各自的經驗和判斷,進行一番頭腦風暴式的現場解析。

經過他的言傳身教,手下總算是有一套勘察和剖析的基本流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方法論」所延伸出來的東西,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尋找共同規律的辦法;也只有他最親近的身邊人才能得到耳提面醒一二,雖然因為出身和沿街的局限性,大多數還是停留在似懂非懂當做工具的階段。

宴會上的刺殺事件自有尚讓那頭去折騰,等他們折騰的差不多了自然會過來尋求協助;但是回程路上的那個刺殺就可以自己解決了;現場繳獲的弩,是典型雙手才能拉開的官制擘張弩,箭是精鐵錐頭的兵箭,顯然與之前管理極度混亂而藏污納垢的武庫有所關系;

而被射殺的兩名刺客屍體物件中也沒有多余的證據,只能證明他們是類似商隊護衛的出身和環境;倒是從跟家深入身體上的手腳繭子、皮膚暴曬程度、口腔和牙齒狀況、乃至解剖出來的胃部消化物等一些細節上找到了其他的線索,

「所以綜上所說。他們應該是外來的官軍殘余。。」

借著細化的生物體掃描功能,周淮安也進入了某種名偵探的裝逼模式。

「易裝混入城內之後,有人給他們提供藏身和掩護,甚至是相應的武器。。並且在室內潛伏了至少數月,才會變成這種膚色。」

「所以,根據尚可辨認的吃食,可以先圈定幾個售賣現成熱食的范圍,再找出其中重合的共同處來。期間必然有所他們藏身和落腳的窩主。。」

「這件事就交給國美了。。你先從營中挑選人手。。」

說到這里周淮安看著葛從周道

「過兩天從潮州調來的工作隊、普查隊和探報隊,也都支派給你聽用。。」

「得令。。」

葛從周略有些驚訝,但還是毫不猶豫的應聲道。

他這些天跟在周淮安的身邊,也見識了不少東西;更是在指導下讀了許多相關的書籍。由此,對方對自己的看重和栽培的意思,他也早已經是心知肚明了。

當然了,到了周淮安這一個層次,也不用在事無巨細的親自抓了,很多時候只要給出一個大致的方向和基本框架,然後就任由相應人等去自由發揮,就當是一種鍛煉部下的手段了。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把這些手下從潮州和循州給輪替過來一部分,也算是開眼界和耳提面醒增加長進什么的。。

接下來的午後時間,就輪到他去講習所授課的日子;當然了,經過這些時間的磨合和分工的細化,那些淺顯易懂的故事和手段、技藝什么的,他都已經編成了活字印刷的冊子,而自有人拿著照本宣科的念出來就行了;

他實際要負責的課程,就是拿義軍當中現身說法的一些實例,講解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和為什么要反抗、推翻這個世道煎迫的理想,兼帶售賣一些包含私活的心靈雞湯,以求盡量撒大網捕魚謀求一些潛在的共鳴者而已。

畢竟,先比那些年紀較長而三觀基本已經成型的義軍將領和頭目們,反倒是這些身份、資歷有限的年輕人當中,還是大有可為和重新塑造三觀的潛力,也更容易被引導和改變(洗腦),去努力探求和尋獲改善現實環境的可能性。

然後就到了答疑解惑的輪番分組討論時間。

「虛師傅。。小可近日有一番疑問」

隨後發問的,這就是周淮安在其中廣撒網所無疑撈到的其中一條大魚,周淮安不由點頭示意到。

「但說無妨。。在這里我們都是對等而言的。。」

「明明我義軍義軍嚴令約束部伍,又禁止擾民而多加賑濟和撫恤。。」

潛在的大魚鄭重其事的道。

「不知道為什么這城中市民百姓,對我等義軍尚多有排拒和生分之心呢。。」

「那是因為城中的市民百姓自上而下,也是三六九等的分作各類的。。」

周淮安胸有成竹的開釋道。

「當初那批身處貧賤和下流之中,走投無路的或是無衣無食的貧戶飢民,都已經通過賑濟和招攬而大都投奔了義軍。。」

「而剩下來多少有所生計和家室牽絆的,則是都占據了城戶的大流;但同樣是義軍需要爭取的人心和助力之一,這就需要能夠與之和善相處,進而打成一片的日常功夫和態度。」

「至少,義軍在一地鏟除了那些富室大戶之後,至少也要想辦法繁榮市面而創造生計,讓他們能夠憑借氣力有飯吃,繼續贍養家人的進項,才能達到安定一方的效用」

「無論是將其臨時編排起來做工,還是招徠去屯田開荒,只要有一口飯吃就不會多余生事;才不至於令他們家人一時生活沒有著落,變成義軍治下新的禍亂之源,或是為那些別有用心之輩蠱惑、煽動再三,變成明面上反對和對抗義軍的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