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嘯旅乘明發(2 / 2)

唐殘 貓疲 1765 字 2020-06-22

很快的隨著市面上的物價飛漲和日用短缺,他也不得不在身無長物腹中飢渴之下,只能從大流定期聚集到太學之中去,吃這些賊軍所提供的賑學糧了。

作為相應的代價和交換,他們必須拿著自己的告身定期到國子監中去點卯和簽押;才能換取到一日兩頓的現成飯食。主要是麥飯和雜餅,偶然還有鹽菜自取。

而定期還有一些抄寫文書、告貼的雇請,則可以當場計件獲得一些現成的銅錢或糙米來;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可以在城南靠近城牆的下坊之中,自足數日了。

據說這也是所謂新朝大齊的善政之一,由賊軍中那位巡守京城的孟大將軍所建言,並親自主持的事物。事實上大多數人對於眼下這種境況,既是迷茫、惶惑和無措、失落,卻又無能為力和絕望異常的。

這煌煌大唐朝廷怎么說沒就沒了呢;不是傳說還要中興三百年么。這天下首善的西京長安,怎么就易主成了新朝大齊都城了呢?

他們大多既悲觀自己的將來,擔心日後朝廷可能光復之後的清算,又畏懼眼下所見的賊軍強橫與得勢。更是迫於生計現狀的艱難與煎迫。

因此這些士子中陸續還真有一些人,實在耐不住眼下生活的清貧和疾苦;就此主動尋求投效了賊中,而獲得一些委任的低微官職和頭銜,拿起了相應的犒賞和臨時俸祿來。

韋庄當然不想投賊或是為之奔走張目,但是也不願意占用家中微薄的積蓄和口糧。所以只能放棄所謂「不食周粟」的原則和堅持,且為五斗米折腰一時了。

畢竟除了各坊由賊軍監管下限量放售的鋪子外,私底下可謂是越來越難以買到糧米了,而他還有幾個年歲不等的弟妹們,同樣是無所進項而在嗷嗷待哺之中。

「韋庄,杜陵人韋庄又是那個,出列來說話。。」

這時候,突然有個聲音喊道了他的名字。讓他不由一個激靈的站起來,然後又連忙縮下去卻是來不及了。

「這個韋生啊,你的時運到了。。」

一名身穿藍綢衫胯而形容狹瘦,手腳粗糙的軍吏,走到被軍卒給眼疾手快拽出來的他面前道。

「現下有一樁要緊事務,正待爾等出城去交辦。。相應的酬勞從厚。」

「我。。我。。我尚有家人在城中須得照看,難以外出遠行的。。」

韋庄不由大為緊張的結舌道。

「也無妨了,只要留下家門所在,相應酬勞自會送到府上的。。」

這名軍吏卻是不由分說將他推回到隊列中去。

隨著一個個被念到名字的人,陸陸續續的站出來又被帶到一邊去。然後,韋庄就在這里也見到了一個舊識,

「杜兄,怎你也被選上了啊。。」

他的同年兼舊識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縣)人杜荀鶴,用筷子挑著碗里薄粥漂浮的鹽菜梗,放在口里深有滋味的咂嘴道

「老韋,你未曾留意到么。。」

「留意到什么。。」

韋庄不明所以的道。

「此番選中的都是未曾考中的落地學子。。」

「那又當如何,這京中豈不遍地皆是。」

韋庄更加疑惑道。

「可是人家看似只要貧寒、庶門的出身,對於有宦門,大族、顯望背景的士子,可是都一概不要的,就算無意被選進來,也很快汰退出去了。。」

「。。。。。。。」

「所以說,只怕是賊中要有一樁要緊的勾當或是大事件,須得我輩參與了。。」

與此同時,長安城南的光化門外,一支滿載著各色珍寶財貨和外域物產的車馬隊伍,也在「關內轉運使」的旗幟引導下,沿著京畿四道八去之一的商洛官道,蜿蜒行使向南邊的藍田縣去。

——我是分割線——

千里之外的夔州,

滿頭是血的秦世功,也一路沒命奔逃著沖進了一片兵荒馬亂的奉節城中,因為這里尚有他在任上短時間內就聚斂起來的細軟財貨,還有他所收納/霸占不久的兩個愛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