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1 / 2)

唐殘 貓疲 2243 字 2020-06-22

行船在風波盪漾的大野澤上,到處都是發黃泛白的葦草、漂浮在發暗河水的枯枝敗葉,所構成初冬凋零、枯寂的景象。曹翎亦是滿懷心事的看著遠方,那正是彼岸州治兼理所——鄆城所在的方位。

因為有熟悉故舊的主動協助和提供資源,所以他容易就在這次水畔鎮子當地補足了食水用度,還得到了用以橫渡大野澤的船只和人手;甚至還有其帶領的十多名士卒自願放棄職事來相隨。

「小衙內,您能回來真是太好了。。你可不曉得,自從老節帥為國殉難之後,大伙兒的心思都亂了啊。。」

只是同船的征募虞候李三官,猶自直在他耳邊不停念叨道。

「好容易推舉了那位留後上位,結果魏博鎮那些狗東西就轉頭打過來了啊。。我就想了,要是衙內您還在的話,豈又能那么輕易了丟了三州十幾城之地,被人打到鄆州境內呢。。」

雖然知道對方放棄了職責來跟隨自己,乃是心中別有所求並不只是報恩那么簡單的動機。但曹翎還是好聲氣給應承了下來。畢竟還要借助彼此的干系,掩護自己前往鄆城之中相機行事呢。

曹翔也由此從這位名為李三官的虞候口中,得到了在父兄相繼同天平軍主力泗水戰死之後,在天平故鎮內所發生的一系列事端和變故。

比如那位臨危受命被推舉上天平軍節度使留後的堂弟曹實存,實際上今年才不過十一歲;因此節衙上下的諸事大權都掌握在了都虞候呂廣琦和都團練使趙泓手中。

因此,原本曹氏父子相關的老人和部舊,都被逐步的貶斥、棄用和外放、打發到那些無關緊要的職事上來,比如像李三官這般的親從,就被指派到鄉間去募兵和哨糧之類的。

要知道,原本作為世代忠於朝廷而以文官甚至是宰相兼任節帥,與忠武、泰寧等北地強鎮並稱朝廷在關東基石和防要重地,最盛時有兵額三萬三千五百員,而且還不計各州備盜、巡守的團結子弟或是守捉兵。

又因為正當諸水交匯的漕運樞紐,天平軍除了供養和維持這些軍伍之外;每年還可以進奉朝廷的兩稅及椎酒錢十七萬貫,又時常內獻於天子的瓊林、大盈諸庫,絹帛土貢動輒數以萬計。可謂是既贍強兵又得足食。

然而自從關東大旱連年,天平軍治下亦是群盜蜂起;而當曹州冤句出了個黃巢之後,作為威臨關東的強鎮之一天平軍,也不可避免的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黃巢率領的賊軍聲東擊西的打破了鄆城,當眾處決了節度使薛崇;然後鄆將崔君裕又在當地自立為留後權知州事;發動兵變趕走了朝廷派來的節度使張錫,又嚇的繼任的楊損不敢前來履職。

直到尚屬平盧節度使宋威副手的曹全晸,引兵追擊王仙芝賊軍時路過其境;才乘其不備而折轉攻殺崔君裕,就此令鄆州及天平軍所屬沖歸朝廷。

然後曹全晸在任上勵精圖治、聚民屯守數載,才令這中原盜賊蜂起的首亂之地,朝廷眼中的「賊鄉」,重歸一時的平定與小安。故而曹氏在任為時尚短卻是已然頗得人心。

在他手上,雖然尚未能夠回復到全盛時的三萬三千五百軍額,但是號稱也有兩萬五千員的強兵,還重建了各州及縣下的團練人馬。後來為了支援河南別地備盜和東都鄰近的討賊事,為朝廷旨意陸續調走了七八千軍額。

尚未恢復起來之際,曹全晸又得以臨危受命江西招討使,乃引天平軍精銳萬余人馬南下荊襄,以攔截和阻擋大舉北竄的嶺外賊軍;雖然一路轉戰過來而屢建大功,但是天平子弟亦是逐漸的折損和凋零。

雖然朝廷也有所陸續增補和輸送,但是在令人絕望而悲壯的徐泗一戰之後,這只天平軍的精銳和精華,還是不免全軍覆沒而盡付東流;以至於鄆州的本鎮所在,竟然只有八九千的軍額可用。

是以,當魏博鎮的韓簡親率大軍攻來之際,僅有一些備盜團練和守捉兵的沿黃各州,幾乎毫無抵抗之能而如入無人之地。最後靠的是鄆州上下同仇敵愾的決死反擊,才於一邊倒的絕地中爭得一線轉機出來。

但是按照李三官的說辭,入境為了迎戰魏博軍的進犯和侵攻手段,鄆州上下亦是窮盡了手段,甚至就連大野澤上的水賊和境內流民,也在招撫後被拉出來湊數。

而如今在天平軍控制下僅存一個完好的齊州和小半鄆州之地,卻要供養倉促聚集起來的號稱「三萬大軍」,未免有些吃力。因此只能四處分派人手以羅索錢糧和徵募(抓差)丁壯於地方了。

而東面比鄰的(青州)平盧鎮雖然尚有余力,也是親附朝廷的陣營所在,但是因為不戰而退的節度使安師儒,回到青州後為大將王敬武發起的叛亂所驅逐,猶自在梳理和平復內部的異見而無暇他顧。

因此,在對魏博軍取得了初步反擊的成果之後,節衙上下亦是一片再接再厲、乘勝追擊,以光復四州全土的呼聲和浪潮了。當然了根據曹翎的判斷,這其中還有另一番的因由。

因為若是不能再奪回更多地盤和財貨以為犒賞和供養的話,只怕好容易聚集了這么多人馬的鄆州城內,亦要在財計供給不及之下重新生變了。

想到這里,曹翎的歸還之心就更加的迫切了。

與此同時,在大軍剛剛初陣不久的鄆城之中。出身博陵崔氏別支而面白少須,看起來頗為端重城府的鄆州長史兼掌書記崔用,也在私下接待一行突然來訪的使者。

「昌黎王(韓簡)那兒已經說了。。我魏博健兒只求財帛子女,旌節和田土一概不取。。還望長史千萬不要自誤,以免耽擱了這滿城上下數萬百姓的身家前程。。」

而作為昌黎韓氏支系之一,臉狹眉長自有幾分儒雅氣質的魏博孔目官兼做使者韓建賢,亦是做義正言辭的游說道:

「某自當曉得長史與小留後乃是師生之實,可若是呂、趙二將此番建功得歸之日,這節衙上下可又有長史多少的立足之地么。。」

「昌黎王自當願意協助小留後(曹實存)實掌權柄,並以妻愛女,自此以翁婿之義相互扶持,以待世間之變。。不知道崔長史還要猶豫什么呢?」

「殊不知,朝廷一貫苛待吝賞於有功之臣,非急用方才給賞名爵,不用則棄之若彼,而追奪功名。。如今更是暗弱不堪而西避於蜀中,可還讓人有什么指望不成么。。」

「至於那竊據兩京的叛賊,更是於天平軍上下有血海深仇,家國之恨;難道難道貴鎮子弟,皆可以甘心屈居彼輩無君無父之徒以下么!。。」

「如今天下板盪,關東舉目皆賊。也唯有我家昌黎王率魏博健兒應時而起,願連接各方有識之士而行守土安民之責,內以為聯接互保之盟,外為厘清中原之勢。。」

只是在這番的拜別出來之後,韓建賢剛剛坐上出城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