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1 / 2)

唐殘 貓疲 2154 字 2020-06-22

要知道,太平八軍加上六大戍防區雖然共計十多萬人。但是分攤在山南、荊南、湖南、兩嶺、安南和江西、江東的部分區域之後,還是有些單薄了。

像是戍防區的武裝力量本身是以屯墾和守備為主,並沒有沒有越界主動進攻的持久能力;不滿編的第七、第八軍需要輪流駐守安南和嶺東腹地,作為應變的機動部隊。

第五軍是水軍,力量分散在長江到湘水、漢水諸條流域上;第三軍大部主要駐防在潭州以鎮壓和維持湖南各州的局面;第六軍在江西洪州和江東宣歙之間清理當地的反亂殘余,同時防備來自兩浙、福建地區的侵擾。

因此,如今偌大的山南東道到荊南道之間的十五州地界,靠的就是都督府下的第一、第二、第四在內的兩個半軍序來鎮壓和控制。

其中第一軍用來保衛和坐鎮荊湖之間的重點區域,主要是襄州和荊州為代表的沿江水力工場、礦山的產業帶,同時確保商洛道的暢通往來。

以騎兵為主的第二軍大半數布置在江陵、襄陽之間,是作為總預備隊來待機的;而第四軍則是負責鎮壓長江以南沿岸,監視江北淮南地區的任務,其中小部分則支援峽江道作戰。

可以說除了正在穩步擴建中的水軍之外,大都督府眼下還真沒有多少余力,來追加投入到這兩條線上,就連金州境內的平定作戰,也是挪用了商州武關方面的駐防力量才達成的。

而且光是為了有效控制峽江道五州之地,並且確保相應的地方肅清和丈田編戶的改造工作,就已經占用了第三軍和第四軍的部分兵力。

而洋州所在安康盆地一旦被打下來,同樣也需要最少半個軍的維持和鎮壓,才能對抗和抵制來自比鄰漢中平原山西鎮的軍事壓力。這將進一步抽干和調空太平軍都督已經為數不多的預備軍力。

要知道,之前被動員起來的才剛剛歸遣和解散安置下去沒有多久,如果再度調集起來擴充軍隊的話,將會牽一發東全身的影響到一連串的後續生產計劃和建設項目安排。

另一方面,則是作為大後方的兩嶺地區,尤其是珠江流域的嶺東各州,隨著這些年戰事不斷的抽調,各地聖庫體制下的儲備量和民間積余已經下滑到了一個相當危險的地步了。

因此按照統籌科的推演和判斷,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調整的話,只怕到時候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而自然而然引發嚴重通貨膨脹及其相關的諸多社會問題來。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各支工作隊持續奔走往來各地的低強度、高頻率的持續執行任務,已經讓大多數人員變得疲乏和懈怠起來。

雖然還有好些精神干勁和物質激勵上的加成,但是各種細節上的問題和錯誤、偏差概率,已經不可避免的積累起來,而幾乎讓人無法再忽略和坐視下去了。

就像是楊師古所負責的秘密調查當中,已經驗證了當初那份報告當中的大多數現象和問題了;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為了應對需要而不斷擴充「三支隊」,導致成員素質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也是任務緊張而急於求成的心態使然。

再者,眼下山南地方的反撲已然再次平定下去了;剩下的問題主要是那些散布在南陽盆地周邊,鄧襄各州境內的「山河子弟」,也就是是書上曾經提到過,貫穿了有唐一代幾乎全部時間的「山棚」。

他們乃唐東都西南及虢、鄧、襄等州深山老林處狩獵之民,再加上歷代流亡之民所構成的結社,而春秋遷徙無常游獵山川、河澤之間為生計。因為大多立棚屋於樹上,以避野獸蛇蟲而得名,俗呼為山棚。

《新唐書.卷一六二.呂元膺傳》:「東畿西南通鄧、虢,川谷曠深,多麋鹿,人業射獵而不事農,遷徙無常,皆趫悍善斗,號曰『山棚』。

又與縱橫江漢之地,雲夢大澤周邊亦漁亦賊的「江盜人家」一起,並稱荊襄之間的「兩大苦」。

而隨著太平軍進入湖南而大興水路運輸,並全力發展水師清理各條水路;實際上這些「江盜人家」的存在空間,已然被極大的壓縮。

因此,這些亦盜亦匪的聚落村寨,不是逃入雲夢大澤身處苟延殘喘,就是成村成寨的接受編管和改造,甚至就此變成水軍和漁業生產隊的補充來源。反倒是這些橫行於北方南陽盆地周邊的「山棚」們,倒是有些麻煩和棘手。

因為他們幾乎都是以大大小小的宗族為紐帶的群落和結社,來抱團取暖和爭奪游獵的山林水澤地界,乃至成群結隊的外出驃抄過往商旅,和劫奪地方的財貨、女子。

頗有些類似中國古典版本的「哥薩克」(草原強盜)聚落,雖然歷經本朝各代守臣治理和清繳,卻是禁止不絕而始終為患不斷;因此也有守臣試圖誘害為利而收編他們。

因此,元和時,東都留守呂元膺曾募山棚之民,名山河子弟,使守衛宮城。元和十二年(817),李愬平淮西,部下勁旅亦有山河子弟。但是中唐以來的亂世和災荒人禍,讓歷代上山為盜的青壯總是絡繹不絕。

(老弱病殘早餓死在家中,或是走填於溝壑之間)

乃至到了如今唐末之世,江漢到襄州一帶仍有山棚活躍,並且因為亂世綿連而有所做大之勢,尤其是太平軍通過鎮反會在山南東道節度使境內所推行的整肅和清理行動;固然是摧毀了喜多橫行鄉里縉紳所把持的舊有秩序。

但也讓好些被摧毀的豪強、大戶余孽和死剩種,逃到山中與之合流起來;進而蠱惑和煽動其中部眾,與太平軍在平地上推行的清算豪族,編管民戶,推行屯田等行為,進行拉鋸式的騷擾和對抗。

比如恐嚇和搶劫、殘殺當地的貧民百姓,襲擊和破壞太平軍「三支隊」所開展過工作的村落,以及各種臨時據點、關卡。

因此,在第三軍和第六軍中,來自戰亂中閩地的山民和連州、郴州之間桂陽監的礦戶子弟,被重新集結和武裝成為相應的一支支別動隊,帶著便於跋涉山地的矮腳騾馬和簡易投射火器,展開相應的反制和肅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