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馬嘶深竹閑宜貴(1 / 2)

唐殘 貓疲 2009 字 2020-06-22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

兩漢:曹操

——我是分割線——

俞公楚見狀卻是路數喜色,而拍馬迎上前去。卻是作為另一支從江東僥幸得以脫險的人馬,人稱劍術大家「張神劍」的高郵鎮將張雄,如今引兵前來與之會合了。

這樣兩相合兵做一處之後後,滁州境內淮南軍的實力將達到兩萬之眾。俞公楚對於劉漢宏之流的反攻,乃至奪回失陷的舒廬各州,就更加有把握和勝算了。

畢竟,淮西劉漢宏這個反復無常的五姓家奴,在裹挾人口而打起浪戰來還是很有一套;自從河南起兵從賊以來,不知道在官軍手中吃過多少敗戰,卻是始終未能畢盡全功的擊垮這股勢力。

而劉漢宏本人也是個滑不留手的人物,哪怕是被一次次被逼入絕境和死地之後,只要稍有松懈和破綻,就被給他不要臉皮的輸誠賄買,和卑躬虛膝的求生手段給蒙混過去。

因此,想要真正解決此賊對於淮南的威脅,那些被屈從而行的的地方賊寇、土團,及其被他們裹挾而來的草賊,哪怕擊敗再多次,斬首再多也是救濟得一時。

唯有尋找機會和破綻,重創他賴以為根基的光、申老營賊眾和舊部;才有可能一舉盪定這一次的淮西賊患。然而,與他同出行營四軍體系的右軍使姚歸禮,卻是有所不同意見。

原本就是令公從西川帶過來客將出身的對方,更希望能夠保全為數不多的實力,據地休養生息一時;而不要急於撲滅賊勢,甚至是變相坐視賊軍進犯道揚州境內,才有他們這些武夫的大有可為之處。

畢竟,這次江東攻略大敗虧輸折進去好幾路人馬之後,雖說具體的責任和干系已經就是一泡污濫而無可追究了。但是身為燕子磯大撤退的組織人,行營右長史梁贊的威望也受了很大影響。

他們這些尤自勢力保全下來的大將們,也自然不免生出其他想念和心思來。因此,才有了梁贊調和不下而只好將原本退回江北的淮南軍隊,分作兩路各自作戰的變相妥協。

現如今,梁贊已經回到廣陵城內去催糧和調集軍資物用了;於是身領淮南左都兵馬使的俞公楚,一下子就成了這些淮南殘余兵馬中位階最高的領頭人了。

所以他不斷地以備賊為由發出軍帖,號令周邊的鎮戍軍和土團兵,前來匯合聽效。一方面自行派遣將吏私下羅括地方,抓夫派役以為壯大聲勢。

因此,本地世代將門出身的張雄麾下高郵鎮兵能夠來投,無疑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代表著他對揚州以外地方的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張。

而按照他的策劃,下一步就該挾此合兵勢頭,而移師北上數十里外的清流縣大營;變相的逼迫另一路姚歸禮所部進行表態和低頭了。

而且,根據他留在對方身邊的秘密眼線送出來的消息,此刻的姚歸禮居然不在軍中坐鎮和主持,而是暫時的行蹤不明了。這豈不是變相重新合並左右驍雄軍的天賜良機么。

只要他兵貴神速動手夠快鎮壓住局面的話,就算是姚歸禮再趕回來也是無濟於事了。至於他的頂頭上官,淮南行營右長史梁贊,若是能夠及時搞回來足夠的錢糧軍用,那自然還是大家公推說一不二的總率。

可要是他實在是無能為力或是無功而返的話,那俞公楚其實也不是沒有其他的選擇和退路,也只能對不住這位行營中資歷最深的老前輩了。

畢竟,相比其他與內府那群幸進之徒視同水火的淮南軍將;當年尚且是無名流浪方士的呂用之,可是他發現之後轉手舉薦給高令公的,卻未想到會引以為患。

只是他在明面上雖然是畫地絕交了,但是若是掌握內府資源的呂用之,願意給出足夠的條件和代價的話,他也不介意姑且取梁贊而代之,而繼續講之前斗而不破的局面在維系下去。

因此,在一陣相當熱誠的交涉和當面馬上磋商之後;張雄以一副欣然若喜的表情,下馬對他行禮拜謝,然後又被俞公楚給急忙攙扶起來,算是完成這次合並後的名分座次論定。

而大多數驍雄軍將士就在鼓號聲中,略微不舍相繼放下猶自未曾打掃完畢的戰場,而再度在某種不甘不忿和期許犒賞的情緒當中,隨著中軍的「俞」字拔營而去了。

卻讓好容易才完成一輪的籌集,成群結隊出來勞軍和犒食的本地父老,驚魂未定的面面相覦而又不明所以然起來。

事實上,淮南滁州境內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原野,從歷陽到位於琅邪山下的清流城的數十里距離,只有一條東西橫貫的滁水流經而過,在流域內留下大片細小河渠構成的灌溉農業區。

因此,當放下輜重和其他負累的左驍雄軍,全力發兵前往之後,也不過是用小半天又一個晚上的時間,俞公楚就已然在泛白晨曦中,看見了精致秀美如盆景的琅琊山,以及依山而立的方方正正清流。

至於城外抵角而立的大營中,右驍雄軍的旗號猶自飄揚在上空。營中也是依稀刁斗、梆子成行,而開始露出許多晨炊的煙氣裊裊。看起來就沒有任何的驚覺和警惕一般的。

「打開我的旗號,趨上前去。。令親啟都當先行事,遇到游哨和巡隊就先行扣下。」

一身披掛都被露水沾濕的俞公楚,這才有些篤定和滿意的吩咐道。

「直到營前和城下再大聲通報,本部乃是奉節衙均令而來,要與姚軍使會兵擊賊。。自然內里就會有人與之呼應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之後,當俞公楚的旗牌儀仗終於趨入清流城大營的牆下,軍營的大門也自內里終於被打開,而將俞公楚及其帶來的先頭和親從人馬都給迎了進去。

然而,在這片大營中滿懷心思和念頭的俞公楚,還沒有走出多遠就慢慢覺得有些違和與不協起來。沿途所建的營帳看起來陳色上新舊不一,還有淡淡揮之不去的生灰混合的煙火氣。

這對於剛剛打了一場大戰又燒埋了許多屍首的俞公楚,委實不算是什么陌生的事物;他忍不住慢慢的勒馬減速,而突然對著正在前方引路的軍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