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2 / 2)

唐殘 貓疲 1629 字 2020-07-12

因此,到了有唐一代也是進身不綴,出過十多位的朝廷重臣而編入《氏族志》,差一點就位列諸多宰相世系的存在。因此,當年乾元國難而河西隴右浸染腥膻之際,留在當地的姑臧李氏子弟也是外來的吐蕃人竭力要籠絡和借助的合作對象之選。

只是李氏先人在五胡亂華的北朝亂世當中,猶自不肯臣服占據中原的諸多胡酋,而長時間尊奉偏安江南的東晉朝廷為正朔;現如今又怎么心甘情願的屈身以事來自高原的牧牛野蕃呢?所以為了保全身家與之虛以委蛇的有之,但是始終就未曾真心順服過那些走馬燈似得輪替的吐蕃權貴。

而當時機成熟之際,李氏子弟又追隨武功卓著的張太尉,掃平和收復了河隴十一州,把百族群番再度納入到了大唐歸義軍的旗號之下。就像是原本身為河州團練使李明達,或是其堂兄廊州都督李明振,就是當初追隨張太尉屍山血海里殺出來,並且一起入朝覲見過前代天顏,也經歷過大世面的老部下了。

因此,無論作為歸義軍當主的張氏內部如何變亂更替,他李氏始終是歸義軍中穩穩當當的唯二之選;不但親族子弟橫跨河西軍政兩途而門人故舊淵源遍布其中,這一次還被鄭堂老代表的朝廷預先允諾了好幾位的藩鎮、連帥侯選之資。

但是僅憑這些,卻還不足以獲得涼州姑臧李氏毫無保留的全力支持;因此,最終真正能夠打動李氏的條件,卻是由鄭畋親自作保和畫押,確保李氏家門之中還能夠再出一位國朝宰相,而真正的躋身於第一流門第的宰相世系當中去。

然而,在這個來自家門的整體目標之下,已然出陣的各位李氏大將,卻又有自己的立場和訴求上的細微偏差。因此,李明達在微微搖頭之後又繼續道:

「至少我是不想再回西州那邊去了!留在這中原開枝散葉,稱據一方難道不好么。。日後與本家互為呼應,怕不是又是一番武昭王(李暠)的基業了。。河攏雖大又得山河險固,但是對於如今的百族各番,卻是有些局促和狹隘了。」

「其他的干系且不說,光是(淮)深公在任三十余載至今;因為漢兒的屯田與藩家草場之爭,河源支系水草廄圍的劃界,就已然在近年累增了多少回了。。。就算深公依舊在任的手段,朝廷也未曾來使征召,這種局面又能維系得幾時?李氏又能按捺的了幾代人呼?」

「如今的局面,不過是河隴各家順勢而起,籍著朝廷和鄭相公的緣故,為各自門下求取一條出路和全新前程而已。。不若的話,以深公多年苦心經營數十載的局面,又怎么會被索氏輕易攛掇呢?」

這時,帳中已然是一片靜默,似乎為他的這番誅心之言所驚呆了,更有人面露晦澀和悔意,居然留在這里聽完了全部內情。。

然而,李明達尚有未曾說出來的言下之意,就是就連索氏之前的輕易上位,也未嘗不是各家表面畏懼其背後的朝廷大義,而各自坐視暗中拱出來,在事後隨時可以拋棄和用來議罪的「領頭人」呢。這也只能逼的索氏更加依仗和投靠朝廷方面以為傍身了。然而李明達又開聲緩頰道:

「既然人家後援都派過來了,就讓本地歸順的那些土團和降並,打頭陣多沖上幾回把。。反正都圍了這么久了,保不准試一試就有機會和破綻么?」

當然了,對於崛起南方的太平賊,在西軍的大多數人了解當中,也不過與河西的歸義軍一般,自嶺南崛起的一方割據勢力而已。目前給人的初步印象,也是依仗火器犀利而格外能夠堅守而已。因此眼下雖然是敵體對待;但是將來西軍各支若是在關內乃至中原站穩了腳跟,少不得還要與占據了南方豐富物產的對方繼續打交道呢。

當然了,在此之前先要以姑臧草原上出來的涼州大馬和武威悍卒,好好的在戰陣打過一番交道才能算數。下一刻,帳外傳來的隆隆聲,以及驟然想起的廝殺聲,就像是一下子印證了李明達的所想所願,下一刻就有人在帳外大喊道:

「報,城內太平賊從東門殺出,已然攻入姚州團結的營中。。」

「該死的東西。。說來就來了」

在場的雄武軍副將不由罵道

「殺出來的好,正好為我聚而殲之啊。。點集人馬,准備隨我擊賊。。」

然而李明達卻是目露精光道:

然而,當李明達站在了剛剛聚集整隊完成的騎兵陣列面前時,卻又有人來報:

「城南先揚軍緊急求援,賊軍已然掉頭攻入營盤了。。」

「等等,城南的先揚五營和城東的姚州團結,還有先前結下的聯營是做什么吃的。。這就擋不住了?」

李明達頓然凝眉重鎖道:下一刻,他就重新下令道:

「讓長安派來的後援先行前往支應,涼州官健(馬隊)隨我驅往城北,抄奪這些賊軍的後路,伺機迎擊開城之敵。。。。。。」

而隨著這些命令的相繼發下,而不斷開出陣營卻又奔向相反方向的大隊人馬,圍繞著藍田城下的周邊陣營,大片煙塵滾滾中的戰雲奔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