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銹刀(2 / 2)

劍王朝 無罪 1424 字 2020-11-25

看著這名中年男子的神態,他身旁一名一直鐵板著臉的黑布衣男子忍不住,寒聲說了這一句。

「你們看看他寫的是什么?」

被稱為大將軍的這名中年男子感嘆的搖了搖頭,隨手彈動,手中的信紙便平平的懸飛起來。

上面細細只有四個字「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

黑布衣男子一怔,又皺了皺眉頭,面色不善道:「他什么意思?」

中年男子呼出了一口氣,站了起來,負手而立,只是這一立,身體便似乎驟然高大無比,身上的氣概好像便在沙場上點兵,而前方站立著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軍隊。

他不看身後這數名部屬,緩緩道:「世人都知我唐昧和李沐不合,導致我歸隱山林,但你們應該知道我和他不合,只是一山不容二虎,我不甘於受他號令,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昔日周山關一戰,他犧牲了一支友軍不救.雖然最終那仗他是贏了,但那支友軍里便有我的許多愛將,許多和你們一齊出生入死的兄弟,所以你們對他也是諸多恨意。然而那戰的結果,我是極為佩服的。我和他雖然不合,但若論對人品和性情的了解,互相了解的程度,整個大楚王朝,倒恐怕是無人能出左右。既然李沐都聽從趙香妃的安排留在郢,那便代表著他對趙香妃的安排和這戰的結果有著很大的信心。」

「在他看來,我是最強的領軍將領,是除他之外的最佳統帥。」

頓了頓之後,這名中年男子感慨的笑了起來,「既然在他看來能夠戰勝,他又舉薦我代替他為統帥,難道你們還不明白這四個字的意思?」

這名中年男子未等身後數名面色改變的部屬回話,只是悠悠的抬起頭,道:「這樣上百萬大軍交戰的勝局…必定名垂青史,他是將這名垂青史的機會,給了我。至於私憤,在這國仇之前,又算得了什么。雖死不辭。」

他身後的部屬身體同時一震,齊齊深吸一口氣,沉聲道:「雖死不辭。」

當這樣的聲音響起,在後院勞作的數人也齊齊站直了身體。

「刀都生銹了,恐怕要磨一磨。」一人有些抱怨道。

「恐怕時間有些來不及。」一名在摘野韭菜的文士模樣的人嚴肅回答道。

……

……

長陵城里,當第一朵迎春花的花朵開始綻放時,雖沒有任何明確的旨意下達,說背信棄義,置鹿山會盟的盟約不顧,然而整個長陵,整個天下,甚至是街巷之中的尋常百姓,都知道了大秦王朝已然開始了伐楚。

連尋常民眾都甚至知道,在楚秦交界的陰山一帶,大秦王朝聚集了過六十萬眾的軍隊,而在巫山和陽山郡一帶,軍隊的數目猶有過之。

同樣,大楚王朝的軍隊在這一條漫長的邊境線上也遠遠過了百萬眾。

這一場大戰在尋常民眾看來,雖然倉促,然而雙方投入軍隊的數量,卻恐怕過大秦王朝歷史上任何一次戰役。

即便是在滅趙的最艱苦的一戰里,大秦王朝也是五十余萬眾的軍隊滅掉了趙王朝的四十余萬眾,遠沒有如此規模。

大楚王朝在之前對大秦王朝的小規模戰役之中連連獲利,時至今日,不只是現在的大秦王朝國力遠往昔,大楚王朝的強大,也是不因帝王的交替而削弱,遠那時的韓、趙、魏三朝。

大秦王朝方面是大名鼎鼎的大秦十三侯之中的司馬錯為主,連波、方啟麟和魏無咎為輔,一共聚集了足足四名王侯。

大秦王朝的每一名王侯不只是軍功的象征,而是代表著一個強大的兵團,許多配合無間的修行者和死士、門客。

這四人之中,司馬錯原本就是軍師出身,是昔日大秦王朝除了林煮酒之外最為優秀的軍師,此時他和連波正直壯年,而方啟麟和魏無咎則是兩名老將。

兩名少壯派和兩名老將的組合,方啟麟年邁卻穩重,魏無咎出了名的老奸巨猾,詭計多端,率軍本來便以多處出擊的戰法聞名天下,最適合這種陣線極長的大軍交戰。

這樣的陣容,在任何人看來都是驚人,堪稱完美。

然而令無數人不解的是,大楚王朝方面最終的統帥卻是已經是在很多年前便已經賦閑的將領唐昧。

在唐昧還未解甲歸田時,他都算不上是大楚王朝最高階的將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