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皇明時報(1 / 2)

皇明時報在八月四日正式發行了第一期,因為晉商的事情,又加了點新內容,因此發行日期比原定退遲了幾日。

第一期為五千份,價格一文錢一份,相對於晚清梁啟超主筆的上海時務報十文錢一份,皇明時報不僅不賺錢,甚至還要虧本。

朱慈烺並不打算用皇明時報賺錢,他想通過報紙來傳播知識,開啟民智,了解世界,宣傳愛國思想,介紹科技知識等,潛移默化的改變大明百姓的思想。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歷史等,全方面拓展,特別注重對北方滿清和中原流寇的政治宣傳。

當然,朱慈烺也考慮到了大明的百姓目前文盲率太高,大多不識字的情況,於是在京師各地設立了上百個報亭,不僅負責售賣報紙,每天還專門有人讀報。

和當初在良鄉城發布告示一個套路,只要識字的人張口讀,就有錢賺,知識改變命運。

在皇明時報發行的當天,各大街道的報亭周圍都圍滿了人,讀報的,聽報的都有,一時間京城各處熱鬧不已。

以往中國的古笈雖有記載諸多事情,卻文辭高古,雖然也有稍為通俗的書籍、小說、博物志等,但是有些內容荒誕無稽,只能作為文人的清談材料,不能雅俗共享,一般百姓壓根看不懂!

皇明時報中的文章,事情簡而能祥,文字通俗接地氣,不僅士大夫們能欣賞,即使是稍微識字的工、農、商賈皆能看懂。

皇明時報開宗明義,以一般百姓為讀者對象,使得一些普通的人開始知道讀報,成為皇明時報的忠實讀者。

皇明時報在發行的短短幾日內,立即引起了京城各界人士的議論,有些文人紛紛好評稱贊:

「皇明時報內容,有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國政之要務,商賈貿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驚可喜之事。」

「有了這新聞紙才能將天下可傳之事,通播於天下,使人們不出戶庭而知天下之事。」

「.......」

在上次朱慈烺離開漢經廠後,史志東在短短兩天內就找了十幾個文人,這些都是比較落魄的舉人,多為史志東的同期或者同鄉,屬於一個圈子的文人。

史志東按照皇太子的要求,組成了皇明時報編輯部,第一期的內容就是他們這些人寫的。

在發行了第一期後,緊接著第二期和第三期也開始寫稿,期間,朱慈烺視察了皇明時報的編輯部,讓這些編輯受寵若驚。

朱慈烺告訴他們,稿件內容大膽的寫,只要不是反對朝廷、反人類的,都可以寫,還可以面向讀者大眾征稿,只要寫的好,就給稿費。

朱慈烺最後告訴他們,只要他們這些編輯干的好,以後統統封官進入體制內。

說別的待遇都是扯,就最後一句最給力,頓時讓皇明時報的編輯們個個跟打了雞血一樣,激動不已,更加賣力的為報紙新聞事業奉獻青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