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誓盟(2 / 2)

遼東的女真部落原本是個小部落,沒有成熟的社會機制,甚至可以說是奴隸制,被蒙古人欺負經常找大明哭鼻子求援,更別說有對抗大明的武裝力量。

女真族的生存環境很差,獲取糧食基本靠最原始的狩獵和采集,很少自己種植農作物,沒有固定的物資來源,不穩定的糧食來源說斷就斷,說餓肚子就餓肚子。

大明為了扶植他們這些貧困戶,還專門傳授過他們農業技術,然而他們學得很差勁。

女真族的經濟不穩,物資短缺就會搶,明成祖為了照顧他們,讓他們少惹事,就在撫順一帶建立了開原馬市,這樣可以把女真人的土特產賣到集市,換取大明政府的財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還弄了一些女真人覺得先進的產品,比如鐵鍋、鋤頭什么的。

從表面上看,這樣不僅解決了東北邊患問題,大明還能得到貂皮、人參等奢侈品,雙方互贏,然而問題就出在這里。

通市貿易使得原本分散在東北各地的女真部落聚集在了一起,並在馬市周圍定居了下來,並且覺得貂皮、人參等奢侈品有利可圖,比種地來錢快,大家又轉變成了狩獵與采集,沒人種地了。

眾多的部落聚集在一起,又沒幾個讀過書的,凡是靠拳頭和嗓門說話,加上市場就一個,同行之間難免會出現價格競爭,彼此間的沖突就出現了,各部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組建武裝力量互相廝殺,甚至殺害大明守將,搶奪漢人物品。

大明一看這苗頭不對,連忙派兵鎮壓,但那些部落太多了,蒙古部落有插漢部、泰寧部、朵顏部等等,女真部落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葉赫部、哈達部等等,亂的很,時任遼東撫順的守將不僅沒能力解決,還被人誘殺了。

直到李成梁接管遼東才擺平了局面,李成梁一邊槍打出頭鳥,哪個部落最強就打誰,一邊用分化政策對付他們,扶持比較聽話的部落,讓他們內部內訌,自己趁機出兵撿人頭。

沒過幾年,遼東那些部落就被他收拾的差不多了,然而遼東各部落的武裝有了,常年通過實戰還增強了各部的戰斗力,就缺一個有力的部落和領袖出現,一統各部形成強有力的部落,這種人後來還就出現了,就是李成梁養的白眼狼,建州女真部落的努爾哈赤。

朱慈烺清楚,很多政策都存在兩面性,尤其是經濟政策,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植根於經濟,許多政策都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遼東各部落之間的政治矛盾,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自身在馬市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必然集中表現為政治斗爭甚至軍事斗爭。

經過一番思考和考證,朱慈烺決定與漠南蒙古諸部通市貿易,不通市貿易他們過段時間還會騷擾大明,一旦開了貿易,大明就可以通過通市牽制蒙古諸部,使其不再搶掠,九邊守軍可以休養生息。

至於他們之間打生打死,暫時無所謂,隨著大明科技的展,火器的研,這些蒙古騎兵以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不好過,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

十一月初八日,大明與漠南蒙古諸部誓盟,除了科爾沁部,漠南蒙古二十八部正式脫離滿清,重新臣服大明。

敖漢部的領班第甚至想為朱慈烺加蒙古大汗的稱號,奈何朱慈烺現在只是皇太子,為了避免現任的大明皇帝怒,班第只好作罷,只得等這位太子爺日後登基再提此事。

以皇帝兼職蒙古大汗的想法是皇太極所出,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皇太極讓蒙古人承認他是蒙古人的大汗,自那以後滿清世代皇帝都兼職蒙古大汗,有一個獨特的稱號。

漠南蒙古的歸附,對大明王朝的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有了蒙古人屏蕃長城以北,大明上千里的長城防線將會多一層保護,來自北方的威脅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再出現。

每年花在九邊和遼餉上的海量銀子也節省了下來,可以用於國內建設,恢復生產展。</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