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商人聯合會(2 / 2)

商人逐利,有心人少,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在此刻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徽商們已經獲利了,但讓他們拿出一些繳稅,很多人內心都是有些不平衡的,除非再有新的利益出現。

朱慈烺思考了一會兒,開口道:「只要諸位配合納稅,本宮是不會虧待大家的,不久朝廷就會開放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四省沿海幾個地方為通商口岸,與海外諸國進行貿易,這之間的商機相信大家都明白。」

朱慈烺的話,說得在場各人心中大動,大明的海貿繁榮,外國的那些紅夷需要的貨源極多,絲綢、瓷器,一船下去能賺很多銀子,要是有個船隊,一來一往,這之間的商機……

看場中各人開始興奮地議論,朱慈烺笑了笑,明朝的海貿非常繁榮,並非普遍認為的「南宋為海上貿易高峰期,而明初為海上貿易低潮期,似乎與海禁有關」。

這種結論是源頭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包括湯姆哈里森等幾個外國佬現大量的瓷器(主要是龍泉青瓷),他們以為是宋元時期的瓷器,很少遇到明初的瓷器。

後來隨著明代龍泉官窯的考古現,這才意識到那些所謂宋元時期的瓷器,其實是明初的龍泉青瓷。

在龍泉青瓷的斷代被糾正之後,許多以往在日本,東南亞等地現的,曾經被用來證明「南宋海上貿易達」的證據,現在看來其實都是明代的。

明初所謂的海禁時期,大明的海貿尚且如此,晚明時期則更盛,這點在史學界都是無可爭辯的。

關於宋朝海貿,一般人印象宋朝手工業達,大量出口,以為所謂宋代海貿的重點在於通過出口賺取利潤,從而「富民」,實際上宋朝三冗的壓力下,官府財政依賴海貿,這其中主要是通過進口的抽解,尤其是官府禁榷壟斷乳香等進口物品,政府賣出獲取財政。

宋代所謂龐大的海關收入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壟斷許多進口(和買),是總量概念,而不是關稅概念。

總體來說,到了南宋後期海貿因為政策的問題逐漸衰敗,並長期以逆差為主,出口量並不是特別大。

到了明朝,無論明初的官營貿易,還是明代後期私營主導,以出口為主的貿易,大明是名副其實的白銀帝國,一舉改變了宋朝時的貿易逆差。

只有大量出口才能使得國內商人盈利,從而達到富民,大量進口是別國賺錢。

萬歷四十五年成書的《東西洋考》中提到:「市舶之設,始於唐宋,大率夷人入市中餎國,中餎國而商於夷,未有今日之伙者也。」

說明在當時人的眼里,晚明海上貿易達到空前繁盛,「其捆載珍奇,故異物不足述,而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

朱慈烺趁熱打鐵道:「海貿只是其一,朝廷日後還會開放各地礦山,只要身家清白,資財充足者,向官府申請後都可以開采!」

徽商們更是嘩然,那些礦山等物,如鐵料、煤礦等更是暴利之業,相關巨富者不計其數。

皇太子在江南整合了幾十萬大軍,對煤鐵的需求越大,以往那些礦山被勛貴豪強們占據,現在太子承諾這些經營權可以外放,日後自己要是有機會......

大堂內外各人喜形於色,很多有實力者都在盤算自己可否能撈一杯羹。

朱慈烺已經決定,除了軍器局這些生產武器的軍工外,其他相關的原料生產,開采業,冶鑄業,煤炭業等都開放給民間,朝廷只需要做好監督即可。

如此實行,各行各業都可以蓬勃展,帶動一大批相關行業和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展。

張大彪道:「有太子殿下這些話,我等只需緊跟殿下,想要財還不容易嗎?」

他的話讓很多人不由自主的連連點頭,搭上朝廷的順風車,比什么商機都來的實在,與未來的商業利益相比,這一成商稅確實是微不足道的事。

一時間,大堂內外響起了一片呼喝聲:納稅光榮,偷稅可恥!

看著眼前熱烈的氣氛,朱慈烺笑而不語,有了利益互換後事情果然變得簡單了,商人如此,讀書人亦是如此。

不過朱慈烺仍然覺得,僅僅這些還不夠,不守規矩的人大有人在,必要時還得用鮮血來提醒他們,到底誰才是主導者,不守規矩會有什么下場!</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