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清廷的危機(2 / 2)

現在清廷還剩余的兵力分布為:八旗滿洲,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滿編鑲紅旗八千人,介直郡王賴慕布領正紅旗三千騎兵去蒙古找幫手,恐怕現在已經凶多吉少了,正紅旗還有步軍四千,步卒,留守盛京。

兩黃旗、兩白旗、正藍旗,這五旗被打廢了,各旗所剩之人不足一千,整個滿洲八旗,滿打滿算只有不到兩萬。

八旗蒙古,都郡王費揚果、原滿洲正黃旗旗主阿山等人掌握,加起來不到兩萬人。

漢軍旗,李率泰、李國翰、祖澤潤、左光先等二韃子,兵力合計約五萬,這還不算吳三桂手中的三萬人馬。

金自點掌握的朝鮮炮灰團還剩三萬多人,東瀛八旗也被送的只有一萬多人。

大家都明白,多爾袞的人已經被干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再打的話就要自己上人了,畢竟現在滿洲兵只有一成,滿人掌握的蒙古兵也只有一成,想要控制住那么多仆人,壓力很大,必須先解決了外部的麻煩。

再者,明軍在遼東有十幾萬人馬,而且雙方的軍隊在士兵素質、作戰經驗、武器上都是太大的差距,如果這個時候明軍舉兵東進,清廷根本就招架不住!

光是明軍一萬前鋒騎兵,就能追著幾萬八旗軍跑,很難搞。

面對多爾袞開門見山的詢問,幾個議政大臣開始都是面面相覷,誰也拿不出什么辦法來,或是說誰也不敢說。

要是提議繼續抵抗,那作為提議者,你的人馬就得往上頂,給大家做個表率。

要是提議不打,認慫,面子上又說不過。

沉默片刻後,一眾滿洲王公將目標投向幾個漢臣,示意他們開口背鍋。

議政王大臣會議,原是滿族宗王、八旗、貝勒等上層貴族參與處理國政的制度,也稱「國議」,存在著濃濃的奴隸主貴族軍事民主習俗。

後來多爾袞攻取朝鮮,定都漢城後,吸納了漢軍旗和朝鮮旗的重要人物參與議政,推動了滿清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

大學士寧完我跟著跑了一路,原本削弱的身形快要跑散架了,他顫顫巍巍的跪了出來,上奏道:「臣建議朝廷立刻招籌士兵,訓練士卒,打造軍器,並嚴守各地的關隘,以拒明軍入朝......」

濟爾哈朗開口道:「這不是廢話嗎?」

多爾袞閉著眼睛摸了摸光禿禿的腦袋,這狗東西說的跟沒說一樣,招兵上哪去招?大清連年征戰,八旗滿洲兵的青壯男子幾乎死傷殆盡了,根本就招不到人了。

上次遼東大戰後,大清土地驟縮,蒙漢八旗的人口越老越少,此戰又損失了不少,到是有不少遼東軍投降了,但多爾袞對他們不放心。

奴才的力量太過龐大,也會威脅主子的安危,多爾袞也在想辦法如何削弱漢軍旗的實力。

理順了這一切,多爾袞才清楚的認識到,清廷目前所處的局面是何等的惡劣!

無論軍力,還是財力物力,大清都已經和大明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對手了。

多爾袞非常的後悔,早知是這樣的結果,當初就不該出兵了,或者聽從洪承疇的話,緩行南征,早早退守錦州,重新布置關寧錦防線層層消耗明軍,大清多積累幾年,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