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文武分治(1 / 2)

當天,奉天殿內舉行大朝會,當庭正式宣布旨意,改組內閣與軍機。

旨意中明確表示,皇帝之下分為內閣和軍機。

內閣辦公地點在紫禁城奉天殿東邊的文華殿,軍機辦公地點在奉天殿西邊的武英殿。

住在文華殿的永王和定王二人,搬出紫禁城,朱慈烺將抄家所得的魏國公府和保國公府,分別賜給定王和永王,作為王府。

內閣大臣管理全國政務,治理國家促進展,掌管除軍隊和宗室外的一切國政事物。

內閣下屬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刑部、教化部、財政部(稅務部)、海事部、鴻臚寺(外交部)、翰林院。

軍機大臣管理軍事,負責軍事作戰,開疆拓土。

軍機控制全國的軍隊,掌軍令,可以對軍隊號施令,對武官選拔、考核、升降、賞罰。

軍機下屬兵部、情報部、後勤部、軍器部、贊畫部、軍工研究院、皇明軍校。

其中兵部是軍屯部和五軍都督府的集合體,新的五軍都督府包括了軍屯職責,總部以前叫大都督府,朱慈烺將其直接改為兵部。

軍機與內閣的職權平等,凡軍機要務,內閣無權過問。

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氣,分別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兩者之間的異同,直接控制軍權和政權。

遇到戰事,皇帝召開御前會議,商量要不要打,打的話將要達到什么戰略目的,然後軍機去執行,下達作戰命令。

內閣只負責調動各省的後勤支援,當然了,各地都督府也會在當地設立後勤戰備倉儲,隨時應對戰爭,避免文官們後勤不繼拖後腿,影響戰況。

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皆由皇帝親自任免,主要以政績與軍功為依據。

除了皇帝可以制約內閣與軍機,朱慈烺又將都察院和軍法部獨立於內閣與軍機外。

都察院監察文官,軍法部監察武將,按章程辦事,形成制衡,聽命於皇帝。

朱慈烺本想將財政權也單獨拿出來的,後來想想還是放棄了,財權要是拿出來,就是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了,容易造成冗官的現象,行政效率差。

為了保持行政效率,朱慈烺采用問責制,明確官員崗位職責,任務不重合,是誰的責任由誰來承擔。

追究具體問題的具體過錯,不問功勞苦勞,不搞將功抵過,形成真正的賞罰分明。

最後,在殿上,朱慈烺宣布了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的名單。

吏部尚書,楊廷麟,內閣輔,太師,侯爵,文華殿大學士。

戶部尚書:張國維,內閣次輔,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禮部尚書:朱繼柞,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

工部尚書:方孔照,內閣大臣,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方孔照本是內閣次輔,因兒子方以智擔任浙江巡撫,他避免方家權勢過重,樹大招風,因此甘願讓出位置,掌管個沒什么影響力的工部......

刑部尚書:馮英,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兼任應天府府尹,掌天下刑獄。

教化部尚書:李岩,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年輕遭人妒忌,未封爵,留用教化部。

財政部尚書:程國祥,內閣大臣,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海事部尚書:沈廷揚,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